-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憎恶(zēngwù)纠葛(jiūgé)摇曳(yáoyè)
B.惬意(qièyì)谨严(jǐnyán)感慨(kǎi)
C.惨淡(cǎndàn)拘泥(jūnì)洪亮(hóngliàng)
D.憎恨(zēnghèn)拘束(jūshù)恬静(tiánjì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娇揉造作良辰美景
B.和颜悦色妙手偶得
C.振耳欲聋良师益友
D.良辰好景锲而不舍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次考试却名落孙山,让大家大跌眼镜。
B.演讲比赛开始了,参赛选手们依次登场,大展鸿图。
C.这部电影剧情紧凑,引人入胜,让观众拍手叫绝。
D.在这次救灾行动中,解放军战士们奋不顾身,舍己为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B.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团结,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老师要求我们每天都要坚持写日记。
D.他学习成绩优秀,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不舍之情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6.下列句子中,根据拼音写汉字。
(1)小明的父亲是zhīshifēnzǐ。()
(2)他勇gānjùnliàng,面对困难从不退缩。()
7.下列句子中,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______。”
(2)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8.下列句子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______,引喻失义”的劝诫。
(2)《范进中举》中,范进因为______而发疯。
9.下列句子中,根据文学常识填空。
(1)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
(2)______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奇特,意境飘逸。
三、阅读理解(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
一、选择题答案
1.B
2.D
3.A
4.C
5.B
二、填空题答案
6.(1)知识分子(2)敢攀登
7.(1)深(2)长风破浪会有时
8.(1)引喻失义(2)中举
9.(1)《史记》(2)李白
三、阅读理解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0.C
11.A
12.B
13.D
14.(1)不只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高位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15.甲文通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证了舍生取义的道德准则;乙文则通过举例论证,论证了不要接受不义之财的道理。
1.汉字注音:考察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2.错别字识别:考察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3.成语运用:考察学生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和正确运用能力。
4.病句辨析:考察学生对句子结构及语法的掌握能力。
5.诗词默写:考察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6.文学常识:考察学生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
选择题:
汉字注音:如“知识分子”中的“知”易误读为“zhì”。
错别字识别:如“长风破浪会有时”中的“浪”易误写为“lang”。
成语运用:如“名落孙山”表示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而非其他含义。
病句辨析:如“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中缺少主语。
填空题:
诗词默写: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要求学生准确记忆。
文学常识:如《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要求学生具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