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3年小学科学教学计划(通用5篇)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1
一、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
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
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
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
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
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
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
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
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
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
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
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
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
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
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
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三、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
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
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
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
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
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天气——1—5周
第二单元溶解——6—9周
第三单元声音——10—13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14—16周
总结——17周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教导处的工作安排,结合小学科学学科特征和本校
科学任教现状情况,本学期科学组教研活动是以“学生主体、学习本位、学教合
一”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践行“学本课堂”为目标,以“实验教学”为切入点,
以“科学探究”为重点,紧紧围绕“教在学生学的起点”的主题展开教研活动。
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常规教学
有序,扎实有效,不断提高科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坚持科学教学与科学活动协同并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的教学
理念,积极创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科教学氛围。
推动科学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对“科学概念、科学思想和科学观点”的认
识和理解。全组教师共同探究“探究式科学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式,
推进本校科学教研的发展。
二、情况分析
1、成员情况分析
我组现有两名专职教师,两名代课教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