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理解性默写及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劝学》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劝学》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

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

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

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下面是我整理的《劝学》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相关内

容。

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

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

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

是:。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

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

句是:。

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

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

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

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

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

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

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

成的句子是:。

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

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

的句子是:。

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

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答案

1.学不可以已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扩展:

荀子《劝学》赏析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

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

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

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

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

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

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

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

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

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

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

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

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

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

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

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

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

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5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