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搭建语文学习的“微任务群”:跟着课文学写作 .pdf

2024年搭建语文学习的“微任务群”:跟着课文学写作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搭建语文学习的微任务群:跟着课文学写作

写作,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提起写作,无论是学生

还是老师,都会感到头,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改作文“难”。

众所周知,写作离不开阅读,学生必须要博览群书,有了一定的

积累,才能就有言可说,有话可写。其实,我们的语文教科书就

是很好的阅读素材,我们要把它充分利用起来,把课本的知识迁

移到我们的习作中去。下面我就小学阶段部编版教材中写景文章

和写景作文的融合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01学习课文的写法

三年级上册单元第一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要求学生一

是通过仔细观察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二是围绕一个意思来

写。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写景的作文,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写。

其实课本的文章对于写法已经做出范例,如:本单元的《海滨小

城》中“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小城的公园很

美。”“小城的街道也很美。”这是文中三个段落中的总起句,

也是中心句,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作文列提纲时,仿照课文写法先

写出段落的中心句,在习作中每段围绕一个意思来写,这样的文

章层次清楚,条理清晰。

02积累课文优美词句

其实,不仅可以模仿课文的写法,还可以积累文章中众多优

美的词句,把积累的词句转换成自己语言运用到写作当中。三年

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以“春天”景色

为例,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小溪淙淙的流

着,溪水里面涨满了春,小鹿俯下身子喝水……”学生把学到的

知识积累在自己的脑中,完全可以把“嫁接到自己的文中作文

中去,就成了这样的语句: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山上的积

雪融化了……小溪淙淙的流着,溪水里面涨满了春,牛(羊)俯

下身子喝水……

再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即景”,要求学生按照

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并且写出景物之变化。《四季之美》就是

一篇很好的作文范例。作者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而然写出一年四

季中不同景物的特点。“春天,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

天空,染上微微地红晕,飘着秋天,点点归鸦急急匆匆

的……成群结队的大雁……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皆是生活种常见之

景,学生在记忆之后,选取好的喜欢的句子,用在自己的文章

中,用的多了自然而然就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了。又如:文中的

“泛”“染”“急急匆匆”等动词,“成群结队”“比翼而飞”

“凛冽”等形容词,也可以积累之后成为自己的语言。

03学习课文的修辞手法

三年级第二单元中《秋天的雨》一文中运用很多生动有趣的

词语,如:“你挤我碰”“频频点头”“勾住”,学生完全可以

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为文章增色添彩,使景物活灵活现。文中不

仅有生动语言,还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的生动有趣。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金黄色是给田

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

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

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小

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学生还可以模仿文中使用排比、

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方法,把生动的语言镶嵌在修辞手法中,这

样的文章更能激起老师的阅读兴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学习要

“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

以学习内容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写作时,不仅仅要大

量阅读,做好课外积累,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手上的

“课本素材”进行写作,教会学生掌握学以致用的方法,做好知

识的迁移。这样一来,阅读与写作就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了

语文学习的整体性一一当我们把“课本素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限度的时候,就实现了阅读与写作、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的

多维融合,也因地制宜搭建了属于我们的“微任务群”。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