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整合--说“愁”.docx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整合--说“愁”.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整合--说“愁”

《野望》——弃官归隐后没有知音之愁

《野望》写于王绩弃官后归隐后。王绩是隋朝大教育家、思想家王通(“云中子”)的弟弟,初唐天才王勃的叔公(王勃是王通的亲孙子),一生多次出仕做官,但因为时局动荡,个人特别好喝酒,多次辞官归隐。

远望的地点在野外的东皋,皋是水边地,易生愁绪。望的时间在傍晚。诗人在东皋远望,徘徊不定,不知何处有依靠,首联即罩上孤寂无依之愁绪。颔联写景: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染上萧瑟、衰败之秋色;重重山岭只有落日的余晖。“皆”“唯”写尽眼前秋景之萧瑟,衬托了诗人的孤寂无依。这是借景抒情。颈联叙事,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获的猎物回家,如此静谧、田园牧歌式的美景,本该使诗人快乐,然当他们经过诗人的身旁,相见却无言,因为并不相识,又增诗人心里的愁绪。诗人觉得现实中知音难觅,孤独寂寞,只有到古代去寻找知音,于是他放声高歌追怀古代的隐士,希望和他们一样过隐居生活。

这首诗无论是叙事还是写景,都是为了抒发诗人的孤寂、惆怅之情。

《黄鹤楼》——乡愁

《黄鹤楼》是崔颢仕途失意之作。根据注释1可知黄鹤楼得名由来: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休憩,故号黄鹤楼。此诗抒发乡愁。诗人为什么愁?因为思乡。

如何抒写乡愁?先从眼前的黄鹤楼及环境写起: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空”写出了这个地方只有黄楼楼这座建筑和白云,突出孤寂。吊古伤今,鹤去楼空,物是人非,心生岁月不再之感慨。接着写景:晴日里的汉阳、鹦鹉洲上的芳草,山川清楚分明、草木茂盛,此联为美景衬愁情。尾联直抒胸臆:傍晚时分,眼前江面烟波浩渺,天地苍苍,仕途失意,不知何处是故乡,于是心生愁意,此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使至塞上》——被排挤出朝廷之愁。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当时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出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首联叙事,轻车简从去边疆慰问、察看,仪节规格低,已流露出失意之情。颔联比喻,写作者像蓬草四处飘飞,又像归雁进入胡人居住之地,蓬草、归雁都有离开家四处漂泊之意,这里也暗写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和抑郁。颈联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有色彩之美:大漠之金黄,烽烟之青白,黄河水之黄,落日之红黄;有线条之美:孤烟之直,黄河之曲,落日之圆;有面之美,沙漠之平面,落日是圆面。“大”“长”可见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一“孤”一“落”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大漠的景象,而且融情于景,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精神。笔力苍劲,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尾联写战事频繁,战士战斗生活紧张。

小结:如何写愁?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运用典故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