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docxVIP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Arabic1

浙江省杭州市六县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评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艺术理论中的“虚”“实”概念,最早源于《易经》和老子《道德经》中的阴阳理论。他们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乾坤为天地两极:乾为天,为阳,为实;坤为地,为阴,为虚。由此推演出一黑一白“太极”阴阳图,黑为实,白为虚。二者作为相互依存的两面,周而复始,不可舍此取彼。《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后来经过历代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不断解读、演绎和推进,形成了我国重要的美学思想。

书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开始就承载着古人高超的辩证思维。蔡邕在《九势》中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字之形态源于自然,做字之法亦源于自然。自然既立,必有阴阳,有了阴阳,字的形态即笔势才可以出现。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雄强豪达之书表现为阳气,为实;沉着屈郁之书表现为阴气,为虚。二者共生于统一体中,缺一不可成书。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把虚实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他在谈到庄子时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在阐述孟子“充实之谓美”美学思想时,认为“不停留于实而是要从实到虚,发展到神妙的意境”。

书法是黑白造型艺术。我们通常在创作或欣赏作品时,往往留意于黑色的线条,却忽视线条之外的白色部分。书法黑白虚实理论的引入,旨在强调不但要留意墨线的造型——实象,还要注意墨线之外的白色空间背景——虚象。虚与实是对立的统一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书法家应该重视用虚白去突出黑实的表现手法,所谓“计白以当黑”,“以虚为实”是也。说明在用墨之外的空白之处,不是没有内容,而是有笔意、笔势、意境的存在,是笔墨的无形延伸,也是作品的有机构成。

在点画密集之处,要表现出字的空灵,有意味,有意境,就要把“运实为虚”作为创作谋篇的出发点,做到意在笔先。我们常说,“笔断意不断”,断处存“白”,是“虚”,却有“意”,意在方得以气脉贯通。庄子曰:“虚室生白,惟道集虚”,这等于说:在黑白构成的艺术世界里,唯有虚无的白色空间才能真正反映实有的黑色线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内涵。可以说,中国书法变化的奥秘尽在虚虚实实中,纵观古代名家法帖莫不如此。

(摘编自周林《虚实黑白论》)

材料二:

中国画家非常看重画中不着笔墨的“留白”之处,这是山水画空间布局中独特的哲学语言符号和艺术表现形式,它承载了万物的流动与运化,更寄托了无边的深情和无限的深意。天空、云、雪、烟、岚、雾、水和路等皆因留白得以妙现。宋元时期,画家们大大提高了“留白”之“虚”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以马远为代表的南宋画家在构图上已达到极简形式,“虚”处甚至超出了“实”处,但他们的山水画并未因此显得苍白空洞,反而在无笔墨之“虚”的营造下“亦有灵气空中行”,客观的自然在这一片“虚白”之中更显灵动。元代画家倪云林的晚年作品是“留白”的典型代表,从他的《渔庄秋霁图》中可以发现,画面的中景虽全无笔墨,但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树、石在这一片空明的湖光之中显得更加生动灵秀。“空故纳万境”,正是这一片“留白”之“虚”使得山水画将自然的生命和人的精神同时纳入山水意境之中,给观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留白”的“虚”与笔墨的“实”融成一片,灵动有韵,实如清初画家笪重光所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山水画的哲学意境也在“留白”的空间里得以养成。

除了“留白”之处所引发的“虚”“实”关系,在笔墨所到之处,亦有“虚”“实”之意境。墨色和笔法的运用是中国山水画营造虚实关系的重要方式。画面中墨色较为浓重、笔法繁密之处常被视为实处,而墨色相对浅淡、笔法疏朗之处常被视为虚处。墨色的浓淡变化和笔法的疏密转换之处,正是中国绘画表现和推崇的气韵之生成和流转之地。画家们用飘逸流畅的线条画出山川的“骨骼”脉络(即“形”),为其注入“骨气”,引发画面的运动感;以浓淡相间的墨色表现出苍山秀木、活水润石、云烟明晦的“大象”之美,自然山川在笔墨的浓淡和疏密的互映中完全融进画

文档评论(0)

考试题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考试题精选,只为考试而准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