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pdf

【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普】中医对中风病的认知历程

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在人生经

验最丰富的中年期后发病。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脑梗死近年在全

球死因顺位中都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由于脑梗死是致残率很高的疾

病,在存活的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

重度致残者约占40%。

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

为主要表现。中医古代文献从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等特

征,而又有“卒中”、“厥证”、“偏枯”等称谓。

对于中风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是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

三脏阴阳失调,加之七情内伤、风寒侵袭、烦劳过度、饮食不节等诱

因,以至于风、火、痰、瘀闭阻经络所致。

中医对中风病认识的历史沿革

古代关于中风病有偏枯,风痒,大厥,仆击,薄厥等多种称谓,

从医学典籍对于中风的认识来分析,关于中风,不同历史时期认识有

所不同。先秦时期的"中风"指外感重病,而非偏瘫失语等症状。东

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中风"包括太阳病和中风两项内容。隋

唐时期把"中风"用于指因风邪导致的外感重证。五代宋元时期将偏

瘫半身不遂等症状归为中风范畴,并将此作为中风病症在中医上的主

要表现特征,明清时期对于中风病症的认识跟现代医学就较为接近了。

但纵观历史,古代典籍中对于"中风"概念所指的具体病症往往古今

不同、一词多义,不同的医学著作看法也有差异。

●汉代以前——外感风病说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认为中风是风邪作用于人导致

的病症,《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提到五脏中风的病症,认为是人的脏

腑器官因风邪导致的病患,《风论》中还详细描写了五脏风的症状特

征和病理,而这在当时虽然也被称为风病,跟现代医学上的中风显然

不是一个概念。

●两汉时期——外因说产生,症状描述与现代意义上的脑血管病

状开始吻合

两汉时期对于中风的概念认识和先秦有所不同,而对于中风的症

状描述很多和现代意义上的脑血管病状开始吻合,但仍然把内脏器官

疾病纳入中风范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记载;“夫

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搏。脉微而数,中风使

然。……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

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

难言,口吐涎。”这些中风症状的描述己经和现在意义上的脑血管疾

病吻合,但对于中风的诊断仍然继承了先秦医学的观点把脏腑疾病也

纳入中风范畴,不过在中风诊断上相对先秦有所发展,张仲景在伤寒

杂病论中开始有中经脉、中肺腑的病位诊断,并因此影响后世对中风

病的诊断、辩巧和治疗。

●隋唐时期——症状描述更加准确,并开始注重康复训练的重要

性(导引和北帝曲折法)

隋唐时期关于中风病症的认识在症状表现上有所发展,《中藏

经·风中有五生死论》提到;“心脾俱中风,则舌强不能言者也。肝肾

俱中风,则手足不遂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对

于中风症状表现的描述,有口不能言(风舌强不得语候),偏擁(风

偏枯候、偏风候),半身不遂(风半身不随候、风身体手足不随候)

等症状,这把脑血管引起的半身不遂和语言功能受损纳入中风病症范

畴,这使得中风疾病的症状判断更为准确。在治疗方法上隋唐时期也

有所发展,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把导引作为治疗中风的方法并给

予了论证,巢元方记载的导引治疗中风方法有16条之多,如:"一足

踏地,足不动,一足向侧向转身依势,并手尽急回,左右碟乎二七,

去脊风冷,偏枯不通潤"等等。巢元方还将导引之法用于中风痉挛期

康复的治疗,如;“手前后第互沓,极势三七:,手掌向下,头底面

心,气向下至涌泉,仓门,却努一时取势,散气放纵,身气平,头动

膊前后依侧柔膊二七,去膊并冷血,筋急,渐渐如消。”

唐代孙思邀《千金要方·论杂风状第一》中描写的中风在外在症状

的表现形式上己经和现代医学上的中风十分接近,“中风大法有四:

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偏枯者,半身不遂;

风痱者,身无痛,四肤不收;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孙思邀的《肘

后备急方·真浩·卷十》中提到的风痹不授的症状和现代医学中风软瘫期

的症候十分吻合,对于此症的治疗书中主张应用“北帝曲折法”,这

是一种运用了道家阴阳五行思想的运动疗法,这在以前的中风治疗中

是没有的。

隋唐时期关于中风的认识相对于以前把中风症状的范围包含内脏

疾病和神经疾病,在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