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出口日本市场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家电出口日本市场分析

提要中国家电业作为全球化的产业,已经具有产出规模、发展速度和广泛的

产品分布,而最缺乏的是在全球市场的品牌认知度。日本家电业是日本最具国际

竞争力的行业之一,目前仍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家电出口日本市场只是

中国家电品牌国际化的策略之一。

关键词:家电业;品牌国际化;优势;对策

加入WTO后,中国家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经过多年在国

内外市场中拼搏,中国已形成几大名牌家电企业,不仅稳稳地守住了国内市场,

而且早已开始涉足国际市场,部分产品已在国际市场独占鳌头,正在向跨国企业

集团发展。然而,在号称“家电王国”的日本市场,中国家电却长期无法摆脱日本

品牌。近年,中国已有部分国内品牌采取与日本企业合作的形式进入日本市场,

但由于尚处于开拓初期,所占份额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中国家电品牌若能稳稳

地站住日本市场,那么中国家电走向世界的道路会更平坦,中国就能成为真正的

家电强国。

一、中国家电业品牌国际化现状

(一)国有股进行减持,外资家电借机抢滩中国,中资品牌数量锐减。经过

多年的市场竞争,目前彩电、洗衣机、冰箱等行业的产品市场已属垄断竞争市场

或寡头垄断市场。但近年来这些行业尤其是彩电行业大都处于亏损状态或滑落到

亏损的边缘。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行业介入了政府行为,导致优胜劣汰的竞争法

则失灵,行业结构不能得到优化,优质企业难发展,劣质企业退不出,整个行业

效益低下。地方政府持有的超过半数的国有股不能流通,限制了中外家电品牌之

间的相互并购。正是外资品牌抓住中国加入WTO后的国有股的逐步流通和对全

球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才对中国家电市场股权积极介入。合资企业的外方强化

外资品牌,陆续的增资扩股,挤压中方,弱化中国企业的商标,直至其自动从市

场上消失。随着WTO步伐的增快,外资品牌干脆绕过曾经是不可逾越的合资公

司形态,直接并购中国品牌,或买下合资厂达到独资。在中国市场既使用原来的

品牌,也使用自己的洋牌子,而在向国际市场上输出产品的时候不用中国的品牌,

阻断了中国强势品牌的国际化进程。

(二)中国家电企业注重OEM多于自创品牌。OEM最初是指采用其他公

司生产的原件组装产品,以自有品牌销售产品的公司。随着经济发展,OEM已

演变为委托生产或代工生产的方式,即“贴牌生产”。其有三种形式,分为冠自己

品牌、冠上对方品牌及两者均有。目前,中国家电企业几乎都在用OEM的方式

外资贴牌。中国家电业在OEM大潮中出现了以下局势:

1、中国家电企业对OEM的依赖度已大于60%。截至2003年底,仅长江三

角洲地区家电企业OEM就占了全国份额的75%,专业从事OEM的企业高达千

余家,年产值达数百亿人民币。单个企业的制造实力与规模均在5,000万以上。

但中国OEM生产的产品属于中低档产品,技术含量低,利润被压得非常低。

2、利用外资OEM的80%以上成品销往海外。跨国企业借中国的制造中心

优势,向全世界推广自身的产品和品牌,而我国的制造商与外国的消费者被隔离

开。自己的品牌没有曝光率和知名度,无从谈起品牌国际化。

3、中国家电企业自有品牌的打造还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不足,是可以通过

OEM积累原始的资本。但很多企业没有打造品牌的意识。拥有神州、水仙等曾

在全国闻名的品牌的中国企业,忽略了在OEM和设合资厂的同时保持老品牌的

经营,结果辛苦打造的品牌被浪费。

二、中国家电出口日本市场的优势

(一)生产成本优势。在传统家电的生产方面,中国有着非常明显的生产成

本优势,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一是国内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二是在

积累了大规模生产的经验之后,国内家电企业已经具备了组装生产的优势。

(二)规模优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彩电、VCD机和电风扇等产

品的最大生产国。另外,电冰箱、家用空调、洗衣机等产品已成为全球的主要生

产国。我国家电行业基本上形成了规模经济,并已开始进入产业升级的结构整合

阶段。

(三)环境优势。中日两国作为近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日本的资金和

技术实力,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很强的互补优势,这是发展互利共赢双

边关系的基础。目前,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文档评论(0)

130****4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