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
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
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记载。古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之时,摔跤就是
其中的一项比赛,而且一直是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第一章通则
竞赛规则是推动项目健康发展和引导项目科学训练、比赛的重要指南。中国式摔
跤本着继承与发展、普及与提高、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既继承传统又开创
未来;既保持原味又适应现代的思想理念制定竞赛规则。
通过竞赛规则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的展现中国式摔跤快速、多变、主动、连贯
的精髓。鼓励积极进攻,鼓励做高难度、大幅度的技术动作,增强对抗性、提高观赏
性;最大程度的激发运动员主动进攻意识,限制消极防守行为,完美展现中国式摔跤项
目魅力,力求做到观众易懂、裁判易判。
第一条比赛场地
1.1比赛场地:竞赛台为宽16米(m)X16米(m),高60-80厘米(cm)的正方形比
赛台。比赛场地为12米(m)X12米(m)、14米(m)X14米(m)表面覆盖革制盖单的正方
形比赛垫子。
1.2比赛垫子为厚度6~8厘米(cm),硬度18-22度,渗透深度小于或等于38mm,
接触回弹时间小于或等于50ms,能量吸收大于或等于70%,最大加速瞬间碰撞强度
小于或等于30g的EVA材质的摔跤垫子。
1.3比赛区:是场地中心直径为9米(m)的圆形区域,比赛区域颜色明显区别于保
护区。
1.4保护区:比赛区外部边沿至比赛垫子外部边沿为保护区。
1.5比赛开始线:比赛区中间相距3米(m)各标出红蓝线,面向裁判台左红右蓝,
开始线长60厘米(cm),宽6厘米(cm)
1.6运动员出场线:位于红方、蓝方一侧的比赛区外侧。
第二条比赛器材
2.1公制计重器数台(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的计重器:每个运动队驻地2台,
称重室4台)。
2.2计时钟2台,备用;示分器2个,备用。
2.3秒表3块,红、蓝色标识袖标各16个。
2.4电子计分系统电脑5台,操作密匙若干。
2.5计分系统电脑扩音音响2套。(音箱型号为中号或大号)
2.6计时、成绩显示电视屏幕6块。
2.7单音哨2个。
2.8双音哨2个。
2.9铜锣(钟)2套,备用。
2.10120m移动接线板4套,电源线,音响线若干。
2.11摄像机8台。
2.12打印机2台。
2.13复印机1台。
2.14打印纸若干。
2.15记录表格:临场记分表,运动员称重表,临场申诉表,临场弃权表,比赛对
阵表,各级别轮次编排定位表,若干。
2.16笔若干。
2.17桌、椅若干。
2.18得分及判罚牌:得分及判罚牌直径20厘米(cm),把长20厘米(cm),两面内容
相同。
2.18.1得分牌12块,红、蓝底白色字各6块,分别为1、2、3。
2.18.2警告牌:4块,红色、蓝色警告各2块。
2.18.3罚出场牌:2块,红色(可共用红色警告牌)。
2.19赛场主扩音设备一套
2.20场地灯光:灯光照度不低于1500LUX(勒克斯)。
2.21布绒吉祥物“”8个,用于教练员申诉。
2.22网络直播用10兆网线一条。
第三条服装
3.1跤衣:
3.1.1布料成分为全棉或含棉70%的棉布,不可太厚,太硬或者太滑,撕拉强度
不少于2000牛顿。布料重量为700-850克/m2,面料应有凹凸纹路。
3.1.2颜色:跤衣为白色。跤衣衣襟、袖口边缘缝有3.5厘米(cm)宽的红色或蓝色
的色带。
3.1.3跤带:带子宽度为3.5厘米(cm)厚度为0.6厘米(cm),扎腰带时跤带必须穿过
穿孔由腹前绕至后腰,第二圈再绕回腹前打扁结,打节后带子余长35—40厘米(cm)。
3.1.4运动员着摔跤衣后抬肘关节与肩关节齐平后屈臂90度,袖口尺寸不小于8
厘米(cm)。
3.2跤裤:
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