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解读.pptx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解读.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垃圾少一分·城市美十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目录/DIRECTORY010203制定背景实施目标主要内容

—垃圾少一分·城市美十分—01制定背景

01为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效,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路径,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皖政办〔2021〕85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制定背景

—垃圾少一分·城市美十分—02实施目标

02实施目标全面提升城镇垃圾分类的准确率、资源利用率,完善垃圾分类的机制建设,补强各项分类设施,增强公众积极参与的宣传实效,积极探索可落地、可持续、可复制的生活垃圾分类路径,助推我市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垃圾少一分·城市美十分—03主要内容

03主要内容(一)完善工作推进机制1、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把生活垃圾分类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垃圾分类“第一责任人”。2、优化联动督促机制。定期召开各级联席会议,共同协调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细化部门职责分工,定期考核、分类评估,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3、完善共同参与机制。健全社区、城管局、辖区单位、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志愿者“六位一体”协同推进机制。

03主要内容(二)完善分类体系建设1、加快分类设施建设。推动政企、公众积极参与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加强垃圾房、转运站、压缩站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升级。推动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提高其布局、功能、规模和运行管理水平。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加快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处置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2、提升分类投放质量。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制度,在投放点安排督导员进行科学指导,确保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单独投放,提高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收集比例,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质量。落实管理责任人制度,要求管理责任人加强对垃圾分类收集投放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出现损坏、老化、标识缺失等情况的设施,保持外观整洁。3、规范收运作业管理。实行垃圾分类运输市场准入制度,做到垃圾运输专车专用,加强物业及清运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严格落实“不分类,不收运”原则,对于发现混装混运的行为,依法查处。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环卫专业作业单位向社区延伸,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正常运转。

03主要内容(三)完善长效制度建设1、提升执法成效。依托相应的监管平台,对纳入在线监测系统的小区投放亭、中转站、转运车辆的收运作业数据进行抽检,进行追踪溯源式全过程监控,重点核查交投、转运过程是否合规,提升对混装混运、遗撒滴漏、沿街区域和小区内乱扔垃圾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率、追溯率和处置率。提升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定期开展执法培训,严格管理执法人员。2、严格监督考核。推进“市一县(区)一镇(办)社区一物业多级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政府、第三方、社会公众监督的日常监管体系。优化现有考核细则,采取目标验收考核与长效管理检查、专业考核与公众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随机抽检和全覆盖检查。

03主要内容(四)推进观念理念和方式方法创新1、促进源头减量。单位、家庭和个人应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依法减少生活垃圾源头和分类投放;提倡绿色生活,制止“餐饮浪费”,倡导“光盘”行动;提倡绿色办公,鼓励使用再生纸制品,加速无纸化办公。2、升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转型升级合理、规范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通过从业人员,回收站(点)、监管平台三者的高度融合,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构建回收网络,搭建“互联网+回收”平台,开发手机APP终端,依托线下网点优势,形成线上呼收、叫投,线下快捷上门服务收购体系。3、创新宣传教育载体。持续宣传引导,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全民打卡,行为养成,正向激励”活动,对坚持打卡21天、100天和10000小时及以上的居民分别进行奖励,激发全社会参与分类热情,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参与率和准确率。4、运用科技赋能。优化生活垃圾监管平台对常态长效管理的支撑能力,推进第三方测评、不分类不收运等问题发现机制和监管平台的有机整合,实现问题发现的及时反馈和处理结果的跟踪追溯。加强生活垃圾全过程信息“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为生活垃圾监督管理、分析预判及应急处置提供支撑。

文档评论(0)

专注于各类教育类资料、资格考试类资料、实用模板类资料、行业资料等十余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