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9/NUMPAGES9
《淝水之战》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历史材料诵读课文,初步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
2、积累文言词语;?
3、分析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引导分析战争胜败的主客观原因。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
例如:兵、去、却、于、以等
分析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例如:1、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判断句)
2、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判断句)
3、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被动句)
4、非汝,谁与成之!(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
阅读理解,认识本文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以及他们对战争所起的影响。
教学方法
激情导入,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3分钟)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诗豪刘禹锡在《乌衣巷》中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里的“王”指的是王导家族琅琊王氏(王羲之家)和谢安陈郡谢氏,此二人都是晋代的名相。?
谢安是当时的美男子,他的小儿子谢琰,从小就“美风姿”,琰的第三个儿子谢混长大后“风华江左第一”,是那个时期江南第一美男子,诗也写的好。清华大学的校名“清华”二字就出自他的诗句“水木湛清华”。因而谢家的后代被称为“芝兰玉树”,这个成语后来指对别人子弟的美称。?
谢安不仅仅是风姿俊郎,他还指挥了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让我们通过课文更多的了解他。?
板出学习目标(1分钟)
即教学目标,为了节省时间,可提前把学习目标写到黑板上,到了这个环节,为了提醒学生注意,应把学习目标读一遍,并做适当的解释。
诵读(11分钟)
(目的: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自学(25分钟)
(可独立思考,查找资料,也可相互讨论)
带着以下问题
1、《资治通鉴》有什么特点?
2、司马光生平?
3、前秦和东晋交战双方的人物表是怎样的?
4、淝水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这场战争以符坚的强盛始,而又以符坚的失败止。有人认为以前秦强大的军事力量,苻坚的失败是偶然,也有人认为苻坚的失败是必然的,你认为前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偶然原因还是必然结果??
5、整理本课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板书设计
淝水之战
司马光
学习目标
1、结合历史材料诵读课文,初步了解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
2、积累文言词语;?
3、分析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4、引导分析战争胜败的主客观原因。
问题:
1、《资治通鉴》有什么特点?
2、司马光生平?
3、前秦和东晋交战双方的人物表是怎样的?
4、前秦失败的原因?
5、整理本课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1分钟)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淝水之战》。(直接导入法)
点拨本文重要的字词句。(20分钟)
(一)通假字?
1.年二十已下“已”通“以”?
2.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通“娴”,熟悉,精通?
3.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阙”通“缺”,缺少?
4.帅精兵五千趣洛涧“趣”通“趋”,奔向?
5.秦军逼水而陈“陈”通“阵”,列阵?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
名词作动词?
2、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
3、栅淮以遏秦兵?
4、谢石、谢玄等去洛涧二十五里而军?
5、使不得上?
6、时方与客围棋?
使动用法?
7、若败其前锋使……失败?
8、欲不战以老秦师使……疲惫?
9、击成,大破之使……失败?
意动用法?
10、陛下厌苦安乐,自取危困把……视为讨厌和痛苦的事?
(三)特殊句式?
1、非汝,谁与成之宾语前置?
2、士卒死者万五千人定语后置?
3、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状语后置?
4、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被动句?
5、马倒,为晋兵所杀被动句?
三、释难解疑。(处理上一课时的5个题)(10分钟)
(原则:先让差生回答,如果差生回答不了,再让优生回答,如果优生一解决不了,老师再引导学生解决。)
1.答案明确: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