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工业内窥镜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内窥镜的校准。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GB/T13962-2009光学仪器术语
JB/T11130-2011工业内窥镜
JB/T9328-1999分辨力板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术语和计量单位
3.1视场角fieldofviewangle
内窥镜能观察到的最边缘点的主光线与视轴夹角的2倍,见图1中的β,用度(°)表示。
3.2视轴axisofview
内窥镜探头中心与物方视场中心的连线,见图1。
1—内窥镜探头;2—最边缘点主光线;3—视轴;P—垂直于视轴的参考平面;Z—最边缘点
图1工业内窥镜工作视场模型
4概述
工业内窥镜是通过成像技术将被测物体成像在光敏面上,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由视频处理器处理还原后在终端上显示,用于观察不能直视到的部位。主要用于汽车、航空发动机、管道、机械零件等的无损检测。
1—控制区,2—显示终端,3—主(软)管,4—探头,5—镜头成像系统
图2工业内窥镜示意图
5计量特性
5.1视场角
不小于30°;
5.2分辨力
不小于5lp/mm;
5.3探头照度
不小于2000lx;
5.4测长示值误差
依据用户要求。
注:
1、计量特性5.4,仅针对有测量功能的工业内窥镜;
2、校准工作不判断合格与否,上述计量特性要求仅供参考。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5)℃;
相对湿度:≤80%;
建议在暗室内进行校准。
其他:周围无影响校准工作正常进行的电磁干扰及机械振动。
6.2测量标准器及设备
表1测量标准器及设备
测量标准器及设备
技术指标
视场角测标
详见附录A
钢卷尺
(0~5)m,I级
A1型分辨力板
(1~100)lp/mm
照度计
测量范围不小于3000lx,一级
测长刻线板
详见附录B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视场角
将视场角测标与工业内窥镜安装在光具座(详见附录C),将内窥镜照明调至最亮状态,调整光具座使视场角测标分划环与视场XX并垂直于视轴(如图3),移动内窥镜探头,使测标分划环直径D外圆边与内窥镜视场光栏圆周重合,用钢卷尺测出物镜探头端面至标靶的距离L,根据式(1)计算视场角β。
β=2
D分划环直径,mm
L物镜探头端面至标靶的距离,mm
图3视场角测量原理
7.2分辨力
将工业内窥镜与A1分辨力板安装在光具座(详见附录C),将内窥镜照明调至最亮状态,调整内窥镜探头与分辨力板满足说明书规定的工作距离并垂直于视轴后固定,通过显示器观察视场中心,以分辨清楚分辨力板同一组中四个方向的条纹为分辨力数值,以lp/mm为单位。
7.3探头照度
将工业内窥镜与照度计置于光具座(详见附录C),将内窥镜照明调至最亮状态,调整光具座,使内窥镜探头与照度计距离为10mm,视轴穿过照度计探测区域中心并保证照XX充满照度计探头,待照度计指示值稳定后,记录读数,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照度的校准结果,并记录校准时环境光照度。
7.4测长示值误差
将测长刻线板(详见附录B)置于工作台面,选择合适刻线,调整工业内窥镜探头,使测长刻线板刻线在工业内窥镜显示终端中显示清晰,利用测量功能,测量刻线宽度,重复测量3次,记录数据,三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x与测长刻线板对应刻线宽度X的差值,即为测长示值误差δ,按下式计算:
δ
δ—
x—
X—对应刻线板刻线实际宽度,mm。
8校准结果表达
经校准的工业内窥镜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内容及内页格式应符合JJF1071-2010中5.12的要求,详见附录E。
9复校时间间隔
复校时间间隔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
建议复校时间间隔一般为12个月。
附录A
视场角测标技术要求和校准方法
A.1技术要求
推荐视场角测标的技术要求如表A.1所示,可使用边长大于120mm的白色哑光材料制作。
表A.1视场角测标技术要求
名称
范围
最大允许误差
直径
φ(10~100)mm
≤0.1mm
A.2校准方法
视场角测标(如图A.1)设置10mm,20mm,50mm,100mm四个直径分划环,直径用影像仪直接测量,取外圆直径作为测量结果,在每个分划圆外圆上均匀取不少于8个点,测量三次,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此项测量允许采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其他方法。
图A.1视场角测标示意图
附录B
测长刻线板技术要求和校准方法
B.1技术要求
推荐视场角测标刻线的技术要求如表B.1所示,可使用玻璃或石英材料制作。
表B.1测长刻线板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_ 清洁生产概述第2章.PPT VIP
-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英语《We Are Friends》课件.pptx
-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游戏》(高起专)考评作业-含答案.pdf VIP
- 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pdf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3章.PPT VIP
- 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计划.doc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第5章.PPT VIP
- 学校关于成立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docx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1章.pptx VIP
-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ch04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