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整本书阅读的功利性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整本书阅读的功利性

作者:杨大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1年第10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推行以来,

学习任务群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在18个学习任务群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被

放在了第一位,可见其重要地位。关于该任务群的教学要求,新课标是这样说的:“本任务群

在必修阶段安排1学分,18课时。应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重在引导学

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1]可见“整本书”阅读,其实就是“长篇小说”和“学术著作”

的阅读;就数量而言,阅读“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就够了。在笔者看来,新课标如此

规定“整本书”的阅读范围与数量,是存在缺陷的,因为阅读范围狭隘、阅读数量缺乏,很可能

会窄化师生的阅读视野,不能全面有效地了解一些伟大作家及其作品的深刻思想、艺术特色、

主体风格以及社会价值。如此,师生从“整本书阅读”中汲取的文学素养就是相当有限的。

“整本书阅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围绕课内文本的某个切入点向外拓展到“整本书”

即原著,加深学生对原著某类特征的认识;再由此反馈课内文本,强化对课文的理解[2]。如教

授《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可以围绕黛玉眼里的宝玉这个切入点,拓向“整本书”《红楼梦》中

宝钗眼里的宝玉的描写,进而将两个女孩眼里的宝玉形象进行比较,就可以据此发现《红楼

梦》刻画人物的高妙以及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暗示[3]。这种教授方法可谓“整本书阅读”的极好途

径。此外,课文中的某些教学点在并非课文出处的其他“整本书”中往往也能找到相似的情节,

阅读、领悟这些情节对深入理解课文至关重要,这会大大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与阅读视野。这

是“整本书阅读”对课文教学的另一种价值体现。

所以,如果联系课文的拓展途径与方向,由课文向课外作品延伸,“整本书阅读”的范围就

应当扩大。对语文教师而言,“整本书阅读”,除了阅读新课标规定的长篇小说与学术著作外,

还要阅读与课文有关联的其他作品,以此作為课文教学的辅助。这才是“整本书阅读”的正确方

法。

明确了“整本书”的阅读范围,我们会发现教学中存在一种非常奇怪且值得深思的现象:有

些语文同仁阅读了大量“整本书”,但教学效果一般,不仅分数上不去,他们的课堂也令学生感

到厌烦。这种看起来似乎不正常的现象固然牵扯到教学能力与技巧、课堂把控与驾驭、教师特

质与魅力等一系列要素,但看书多——尤其将“整本书阅读”作为常态化——的语文教师,他们

的课堂有时竟然备受学生冷落,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与警醒。语文教师看书多,并不意味着课

堂一定会多姿多彩。实际上,如果我们多次接触这些教师的常态化的教学课堂,往往会发现他

们的教学内容与《教参》并无二致。也就是说,这些教师虽然看过大量的“整本书”,甚至看得

很透彻,但遗憾的是,他们看过的书,对他们的课堂并没有帮助;他们的教学内容只是对《教

参》内容的复制,丝毫看不到课外阅读的影子。这样,“整本书”中的知识无法在课堂上得以呈

现。这不能不说是可惜的事。在笔者看来,教师喜欢看书,固然提升了自己,但教师更应当带

着“功利性”进行“整本书阅读”。

何为“功利性”阅读?就是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要设法使“整本书”中的知识与课

文内容有机联系起来,直接或间接服务于课堂,拓展、加深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开阔学生的学

术视野,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质疑与研究能力,达到教与学良性循环的目的。“整本书阅读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课程内容狭窄的现状,促进语文课程内部学习领域、外部相关学科的整

合。”[4]这是“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体现,而“功利性”阅读则使这种价值更加明显。

作为语文教师,几个轮回教下来,应当对课文相当熟悉了。在这种情况下,“整本书阅

读”,教师就不能仅仅为了看书而看书,应当在阅读过程中多思考,看“整本书”中的内容与课

文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教师看书,不应当仅仅为自己,还要顾及到课堂与学生,要在课堂

上将“整本书”中的相关价值体现出来。这就是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功利性”。

这种“功利性”,体现于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和教学视角的独特发现。以《教参》内容为基

础,以课外拓展为手段,以扩大阅读视野为目的,以提高审美情趣为旨归,力求课文与“整本

书”中的相关内容相辅相成,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这是“功利性”阅读的期待价值。以下举例

来说明:

《炮兽》是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7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学教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