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2.3蚕长大了教案(PDF版含反思)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主要讲述蚕的生长过程、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前一节课学习的《蚕宝宝》有紧密联系,学生已经了解了蚕的孵化过程和幼虫阶段的基本特征。本节课将进一步介绍蚕的生长过程,包括蜕皮、吐丝、结茧等环节,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同时,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思考蚕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蚕丝的用途等。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学习蚕的生长过程,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生物的生长变化,培养观察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探究蚕丝的用途,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增强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蚕的孵化过程和幼虫阶段的基本特征,了解了蚕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为深入学习蚕的生长过程奠定了基础。
2.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充满好奇,对蚕的生长过程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在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此外,他们善于合作学习,喜欢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和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蚕的生长过程,尤其是蜕皮、吐丝、结茧等环节时,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难懂。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在描述蚕的生长变化和科学探究过程中,存在语言表达不清、逻辑思维不严密的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需要克服动手操作不熟练、观察不细致等挑战。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案例研究为辅助,充分利用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物展示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蚕的生长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蚕的生长过程,增强参与感和理解度。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蚕的图片和生长周期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互动和思考。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蚕宝宝的基本特征和孵化过程,然后展示一张蚕宝宝的照片,询问学生接下来蚕宝宝会发生什么变化,以此引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详细内容: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蚕的生长过程,包括蜕皮、吐丝、结茧等环节,并配合实物展示(如蚕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蚕的生长变化。
(2)教师详细讲解蚕的蜕皮过程,解释蜕皮的意义和原因,并举例说明蜕皮过程中蚕身体的变化。
(3)教师展示蚕吐丝、结茧的视频资料,讲解蚕丝的形成过程和结茧的目的,强调蚕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详细内容:
(1)教师分发蚕茧和放大镜,让学生观察蚕茧的形态和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蚕的生长过程,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生长阶段,通过模拟活动加深对蚕生长过程的理解。
(3)教师提供一些与蚕生长过程相关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内容,尝试制作一份蚕生长过程的简易报告。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详细内容举例回答:
(1)教师提出问题:“蚕的生长过程中,哪个阶段最让你感兴趣?”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由。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蚕丝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交流,列举出蚕丝在服装、医疗、工艺品等方面的应用。
(3)教师提出:“如何保护蚕的生长环境?”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如减少农药使用、保护桑树等。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邀请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蚕的生长过程、蜕皮、吐丝、结茧等环节,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总结蚕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简要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蚕的生长过程,包括孵化、幼虫、蜕皮、吐丝、结茧等各个阶段的特点。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学生对蚕的生长周期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结合教材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蚕的每个生长阶段的变化。
2.观察能力方面:通过观察蚕茧和模拟蚕的生长过程,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能够细致地观察蚕茧的形态结构,记录观察结果,并在小组讨论中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爱心义卖活动1(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长春版.docx
- 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过关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
-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教学设计.docx
- 第1单元第5课计算机操作系统-(河南科技出版社)豫科版(2020)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docx
- 【独家】乐清市育英学校七年级上科学 物质的比热 教案科学.docx
- 初中体育课篮球: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行进间运球教案.docx
- 第12课《早睡早起》第一课时(教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道法上册同步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部编版).docx
-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分扣子》教案.docx
- 认识 =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冀教版.docx
- 外研版(2019) 必修第三册 Unit 6 Disaster and Hope Presenting ideas教学设计.docx
- 【新课标】Module 2 Unit 3 Home life 教学设计.docx
-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3.10《认识太阳》教学设计.docx
- 第1单元主题活动三《学校中遵守规则情况调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 云南省曲靖市中小学生科技素养课程 第12课.《智能风扇》教学设计.docx
- 《如果我是他》教学设计-校本九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docx
- 第13课《百变包装盒》教案.docx
- 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工科类)口语交际《接待》教案.docx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案.docx
- 第一部分专题三(三)考点三鉴赏现代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设计)2024年新高考文化课冲刺点金语文.docx
- 湖南科技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 3.2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