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作业(1)和(2)答案
按照《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本课程的平时作业共布置4次记分作
业,每次作业满分2.5分,共10分。
在完成记分作业的前提下,辅导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再布置一些有针对
性的作业,作为对记分作业的补充,供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前2次的记分作业如下:
第1次记分作业:第5周前完成
1.画出测试系统的组成框图,并说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答:
传感器做为测试系统的第一环节,将被测系统或测试过程中需要观测的信息转化为人们
所熟悉的各种信号。通常,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以电量为主要形式的电信号。
信号变换部分是对传感器所送出的信号进行加工,对信号进行放大等。
显示与记录部分将所测信号变为一种能为人们所理解的形式,以供人们观测和分析。
2.为满足测试需要,对传感器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答:(1)灵敏度高,线性度好;
(2)输出信号信噪比高,这要求其内噪声低,同时不应引入外噪声;
(3)滞后、漂移小;
(4)特性的复现性好,具有互换性;
(5)动态性好;
(6)对测量对象的影响小,即“负载效应”较低。
3.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答:(1)时间常数τ
(2)上升时间
(3)稳定时间(或响应时间)
(4)超调量δ
4.提高传感器性能的方法有哪些?
答:(1)非线性校正
(2)温度补偿
(3)零位法、微差法
(4)闭环技术
(5)平均技术
(6)差动技术
(7)采用屏蔽、隔离与抑制干扰措施
5.简述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就是电阻丝的应变
效应。
设有一段长为,截面为,电阻率为的金属丝,则它的电阻为
当它受到轴向力F而被拉伸(或压缩)时,其、、均发生变化,因应变而导致金属电阻值
的变化,即是应变式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材P80第5题。
答:
(1)
(2)
7.简述压阻式传感器电桥采用恒压源供电和恒流源供电各自的特点。
答:(1)恒压源式供电:电桥输出与电压U成正比,电桥的输出与电源的大小、精度都有
关。同时电桥输出与有关,即与温度有关,而且与温度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所以用恒压源
供电时,不能消除温度的影响。
(2)恒流源式供电:电桥的输出与电阻的变化量成正比,即与被测量成正比,输出与恒流
源供给的电流大小、精度有关。电桥的输出与温度无关,不受温度影响。
8.在网络上查找出有介绍电阻应变式、压阻式和热阻式传感器产品的网站各一个,打
印(或记录)其结构简图、工作原理、特性、主要型号及技术参数等有关信息。
答:答案略。
第2次记分作业:第9周前完成
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是什么?
答:(1)工作原理:两平行极板组成的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当
被测量的变化使式中的、或任一参数发生变化时,电容量C也就随之变化,这就是电容
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主要性能:
静态灵敏度
除变极距型(包括测量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外,其它类型的输入被测量与输出电容之间
的关系均为线性。
非线性
电容量与极板间距不是线性关系,略去各非线性项后,取δ较小,以提高灵敏度。因此变
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常工作在一个较小的Δ范围内。
3)动态特性
固有频率很高,动态响应时间短,能在几MHz的频率下工作,特别适用于动态测量。
2.简述电容式传感器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
①温度稳定性好。
②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③动态响应好。
④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平均效应。
(2)电容式传感器的主要缺点是:
①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
②寄生电容影响大。
③输出特性非线性。
3.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主要形式是什么?
答:通过改变通过传感器线圈的磁通量,最终引起线圈中电流的变化,通过对变化电流的检
测和分析处理,而达到对被测对象检测的目的。
4.简述压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铁磁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内部产生应变,从而产生应力,导致各磁畴间的界限发生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