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20CCS
ICS
65.020.20
CCS
B61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2296—2024
东方百合鳞茎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rapidpropagationoforientallilybulbsthroughtissueculture
2024-09-22发布 2024-11-22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2/T2296—2024
DB42/T2296—2024
I
I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缩略语 1
培养基 2
鳞茎处理和丛生芽诱导 2
试管鳞茎诱导和获得 2
试管鳞茎的移栽 3
病虫害防治 3
籽球采收与贮藏 4
档案管理 5
标准实施与评价 5
附录A(资料性)湖北省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 6
DB42/T2296—2024
DB42/T2296—2024
I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华中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春之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产祝龙、何燕红、程灵韵、王艳平、向林、罗靖、胡骏鹏、梁思威、黄联平。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电话:027邮箱:hbsnab@126.com;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华中农业大学,电话:027,邮箱:zlchan@;或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27,邮箱:scjgysq@。
DB42/T2296—2024
DB42/T2296—2024
PAGE
PAGE1
东方百合鳞茎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东方百合鳞茎组培快繁技术的培养基、鳞茎的处理和丛生芽诱导、试管鳞茎诱导和获得、试管鳞茎的移栽、病虫害防治、籽球采收与贮藏、档案管理和标准实施及评价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东方百合系列品种的鳞茎快繁及籽球生产,同时适用于湖北地区设施栽培的百合品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8247.6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6部分:花卉种球GB/T28681百合、马蹄莲、唐菖蒲种球采后处理技术规程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鳞茎 bulb
圆盘状的短缩地下茎及其上着生的鳞叶。由许多肥厚的肉质鳞片包围而成。
鳞片 scale
着生在鳞茎盘上的肉质变态叶。
籽球 bulblet
用于生产商品球、规格较小的鳞茎,可以通过组织培养、鳞片扦插或包埋、鳞茎再生等途径培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 plantgrowthregulators
人工合成的具有和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6-BA:6–苄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Lx:勒克斯(Lux)
NAA:萘乙酸(1-naphthlceticacid)
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
选用MS培养基(30g/L蔗糖,7g/L琼脂)为基础培养基,pH值5.6~5.8。
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制备
6-BA用0.1mol/L的盐酸溶解。NAA用95%乙醇溶解。再用灭菌蒸馏水定容至所需要的浓度,其中6-BA浓度为0.5mg/L~1mg/L,NAA浓度为0.1mg/L~0.5mg/L。
培养基的制备
配制时,先将培养基基本成分、糖和琼脂按照需要量加入锥形瓶中,定容后用0.1mol/LKOH调节pH值至5.6~5.8,用封口膜(盖)封口,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进行灭菌。灭菌工作压力宜为1.1kg/cm
(0.105MPa),温度宜为121℃,灭菌时间宜为20mi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227T 132-2024 都匀毛尖茶低温指数保险指标与理赔服务规范.pdf
- DB6109T 309-2024 大水面富硒鲢鳙生态增殖技术规范.pdf
- DB 5113T 44-2024 产业园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规范.docx
- DB 5113T 45-2024 笋用绿竹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1T 1502-2024 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31T 1504-2024 应用软件适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技术规范.docx
- DB31T 1505-2024 港口自动驾驶集装箱卡车运行技术要求.docx
- DB31T 1507-2024 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docx
- DB37T 4766.1-2024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与服务规范 第1部分:救助信息采集与发布.docx
- DB42T 385.1-2024 高山辣椒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漂浮育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