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pdf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第1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教案

《过故人庄》古诗吟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古诗。

【设计说明】

这是一首田园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描写农家恬静闲适

的生活情,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风光表达诗人对农家

田园的向往。本节课使用吟诵数字教学平台进行吟诵教学。学生通过

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有画的绝妙,在吟诵

的过程中去体会田园生活的恬静,感受意境,体验情境。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反复诵读,背诵古诗。

2.通过反复诵读,图文对照,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大致理解诗句。

3.在吟诵的过程中去体会田园生活的恬静,感受意境,体验情境。

【教学重点】

1.能利用反复诵读,背诵古诗。

2.通过反复诵读,图文对照,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大致理解诗句。

【教学难点】

在吟诵的过程中去体会老朋友的情谊,体会田园生活的恬静,感受意

境,体验情境。

第1页共6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第1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第2页

【教学准备】

1.学生:诗人资料,田园诗的收集。

2.教师:教学课件,吟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诗题。

(一)揭示课题

1.播放田园风光图片,学生欣赏,学生想象说自己感受。

2.板书课题《过故人庄》

(二)解释课题

1.生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过故人庄》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诗题,你想到了什么?故人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有这个词

语的诗句吗?

3.师小结,生再次齐读课题。

二、诵读诗明意。

(一)读古诗

1.一读:读准字音。

(1)小组自由读诗句。

(2)小组展示读,师正音,重点指导“黍”“斜”“圃”读音及字义。

(3)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巩固。

2.二读:练习诵读。

(1)点击语文吟诵数字平台的音频,寻找不同,出示读法,学生根

据平台上的提示练习诵读古诗。

第2页共6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第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日积月累《过故人庄》教案--第3页

(2)谈话分析:“绿”“郭”“日”“菊”是入声字,读得短而急促;押韵字

“家”“斜”“麻”“花”及诗句里的“人”“山”“轩”“来”则要读的比较慢、比较

长。

(3)生利用吟诵数字平台练习诵读。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吟诵的方式多次读古诗,你在诗中读到了哪些

景物?

(二)明诗意

1.生自由诵读,说一说从诗中你读到了什么?(学生分享)出示典故

“鸡黍之交”。

2.跟着诗人去旅行。

(1)播放田园山村图片并配乐诵读,想象美好田园乡村画面。

(2)学生自由描述画面,师引导。

(3)指生分享画面。

(看:青山、绿树、菊花、……;听:鸡鸭牛的叫声、孩童嬉戏欢笑

声、诗人与故人谈笑声……;闻:稻香、菊花香、酒香……;情:热情、

友情、激情……)

(4)小结:故人邀,孟子至,山村风光美,佳肴美酒香,难怪诗人

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