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五校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2023届安徽省五校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届安徽省五校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

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虚拟数字人将传统之美与科技之美有机融合,打造出全新

的IP形象。由于众多虚拟数字人取材于传统文化,所以其外在形象本身就是对传统文

化的视觉化呈现。比如,“天好”的设计以传统飞天和唐代女俑为灵感,她衣袂飘飘,

妆造典雅。通过对虚拟数字人外在形象的打量观赏,观众得以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进行

“亲密接触”。

数字人的设计制作并非易事,既需要技术支撑,又需要文化打底。传统文化类数字

人的设计制作,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研究、整理、应用、传播的过程。比如,为了让“苏

东坡数字人”贴近苏东坡的原貌,中华书局在容量超过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心进行

海量搜索,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关键词精准抓取到一批涉及苏东坡容貌形象的古籍文

本数据。同时,又通过图像搜索技术,抓取了由宋至清涉及苏东坡的100余幅画作,从

而初步形成对于苏东坡容貌形象之“古籍真实的把握,然后再由权威专家进行系统校

验,确定下来超写实“苏东坡数字人”的每个细节。由此观之,“苏东坡数字人”的设

计制作过程,完全是一次对苏东坡主题古籍文献、艺术作品整理和研究的过程。由于这

种整理和研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应用性”,所以能够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

数字人要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效发挥作用,可以始于颜值,但最后

还是要终于价值。传统文化领域是应用数字人比较多的领域,且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数字人最大的魅力,不是研发运用新技术,也不是对网文、网游等传统业态的改变,而

是为原本高度依赖人和现场空间的传统行业在生产、传播、消费场景及价值实现等方面

带来无限想象力和可能性,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物我关系的认知。

数字人让大量文化瑰宝重新“复活”,以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走进烟火生活,焕发

青春活力。可是,数字人建设毕竟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其中,内容生态

是制约数字人发展的最大瓶颈。虚拟世界中的“你我他”需要现实生活内容作支撑,需

要“故事”来引流。唯有如此,数字人才能既拥有好看的“皮囊”,又拥有丰满的“灵

魂”。比如,中华书局的“苏东坡数字人”,只有容貌形象的“物理真实”是远远不够

的,还要实现“精神真实”。为此,中华书局专门建设了“苏东坡专题数据库”,并陆

续开发了多个维度的“苏东坡主题知识图谱”。依托数据标引体系,将苏东坡跌宕起伏

的人生历程与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翻译成彼此关联的数据网络,并将其放进“苏东坡数

字人”的脑中,从而为“苏东坡数字人”凝神。下一步,中华书局将加强对“苏东坡数

1

字人”的人工智能训练,以为其“赋魂”,从而让“苏东坡数字人”真正像苏东坡一样

去认知、思考、表达、行动,最终实现苏东坡在数字世界的“复活”。数字人的产生和

应用,是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

(摘编自俞国林、王建《数字人: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之美》)

材料二:

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是中华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见证者与记录者,也是当下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推进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

然而,如何平衡古籍的文物性与文献性,既做好古籍的修复保护、守住中华民族的文化

宝藏,又能使古籍上的文字走出故纸尘封、与更大范围的读者和研究者见面,是古籍工

作者一直以来面临的一大难题。

所幸的是,现代科学与信息技术为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提供了可行路径。

利用扫描、微缩等技术手段,让古籍的原始面貌以数字化的形式完整清晰地保留下来,

有效避免了人为移动或翻阅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大大

文档评论(0)

181****42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