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01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01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跳读作品中关于人物的重点章节,理解纪实作品真实性、文学性兼有的特点。

2.通过把握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总结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学会用客观、理性的态度阅读纪实作品。

3.通过了解经典纪实作品中人物的成长历程、信仰追求、精神品质,感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纪实作品真实性、文学性兼有的特点。

教学难点:拉近学生于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距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红色经典纪实作品的价值。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师友互助、小组探究、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导入:一个特殊的年代,铜墙铁壁,新闻封锁;

有这样一个人,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有这样一本书,中国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加拿大白求恩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这本书就是《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

解题:(1)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2)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第一步:交流感知

1.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出生于1905年美国,死后葬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2.作品介绍。

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

内容总括:《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最早于1937年在伦敦首次出版。这是一部纪实性报道文学,书中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等。

作品中还收集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描述了长征经过,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图片: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作品出版意义。

(1)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是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第二步:研读共品

纪实作品的方法指导

第一、利用序言、目录获得作品整体印象。

1.读目录: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

12篇按“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分四部分:(1)对红军长征的介绍。

(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

(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

(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

2.边读边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关于长征:长征的起因、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还有路线、长征中面临的困难、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及长征的历史价值等。

“飞夺泸定桥”概括:

红军通过的泸定桥被敌人拆去了一半以上的桥板,桥头高地还有敌人的枪炮组成密集火力,22名勇士冒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牺牲多名战士后,终于冲过桥头,打退敌人。

第二、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过程。他们的信仰和对中国命运的思考探究:

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外貌形象和言谈举止。

出身与家庭。

受教育的情况。

参加革命的起因。

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举例1:人物:周恩来

主要经历:1、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2、组织南昌起义;3、同毛泽东、朱德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胜利。

作者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我的感受:周恩来,带给我太多的震撼与感动。

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背弃了大官僚家庭,投身火热的学生运动,身陷牢狱;他怀着坚定的革命决心,走到素无接触的工人阶级当中,成功组织了大罢工!他在南方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抗国民党的轰炸机、坦克装甲车!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始终不屈不挠!始终满怀信心!始终冷静谨慎!始终亲切温和!始终愉快乐观!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

举例2人物:毛泽东

性格特点:幽默、有坚定的信念,说话平易,机智,老练世故。

第三、把握作品的事实后,还要明白

文档评论(0)

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