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倒逼的“我国智造”:智能机器人工厂将带来深刻挑战.doc

【推荐下载】倒逼的“我国智造”:智能机器人工厂将带来深刻挑战.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倒逼的“我国智造”:机器人工厂将带来深刻挑战

观察我国制造的升级,要不要机器人已不存在太大争议。预见到人力成本上升的大趋势,国内想用机器人的工厂不少,但能达到海立水平的仍是凤毛麟角。目前,我国每万名产业工人配备的机器人数量(即机器人密度)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稀缺背后有其必然性。事实上,剖析海立样本的关键正是探寻它为何能用好机器人。这将帮助我国产业界把握机器人及其相关的工业4.0、乃至智能制造革命的核心。随着机器人不断替代产业工人,能否控制制造业升级的主导权,能否从中培育出新的就业,从而反哺因机器人而消失的岗位,迟早会成为关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命题。

机器人工厂将带来深刻挑战

积淀多年,海立引入机器工人的节奏逐年加速。对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13年的统计,海立工业机器人的密度只比全球最高的韩国略低,比第二名日本高16%,比第三名德国高42%。相应地,就业岗位也在不断消失。2007年到2009年,海立内部被机器人替代的岗位总共不到100个,今年为177个,明年预计可达230个。海立旗下的主力工厂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海滨说,到2020年,上海工厂希望将80%的制造工作交给机器人,也就是说,至少有2500个岗位将消失。

这种态势正在向三四线城市扩散。今年,国内两大压缩机制造商到海立考察机器人。他们长期谙熟于人海战术,但终敌不过人力成本上升。李海滨说,机器人替代是大势所趋,只是会随人力成本的梯度分布有先有后。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徐建国说,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即将爆发,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跟人抢饭碗,始终是关于机器人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企业家而言,大量引入机器人无疑是理性的选择;但着眼于整个国家,就不能只算经济账而不考虑就业问题。

发达国家研究者对此抱有信心。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克里斯托弗-梅内尔不久前对本报记者说,机器人会消灭低水平岗位,但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比如机器人制造。但国内专家却没有那么乐观。长期专注于智能制造研究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王迎春博士说,在我国制造向我国智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市场,全球产业巨头都在我国布局2013年,我国售出了3.7万台机器人,居全球之冠,但国外产品占3/4。

王迎春正在主持一项国家级机器人产业软课题,他说,如果我国制造的智能化改造被国外主导,那么即使出现再多的全机器人工厂,我们也会错失最大红利。而且,假如失去的岗位只能在国外转世,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文档评论(0)

158****03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