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4促织变形记(节选)
促织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文盲基础知识的角度,梳理《促织》的相关知识点。
2.理清小说的情节,了解创作背景,理解小说的批判意味。
3.掌握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起伏、跌宕多姿的特点。透过“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的情节描写把捏作品的现实主题,进而体会这一幻想和现实交融的写作手法的艺术魅力。
4.学习细腻生动的心理、动作描写,把握刻画人物的技巧。
重点难点
1.鉴赏本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
2.掌握重点情节的构思技巧以及重要细节的鉴赏技法。
精彩课堂
一、话题导入
清代有这样一个“怪人”:他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却典当了所有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他不收一文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原来他是在搜集写作素材。他遵照一位驼背老人说的“甜、酸、苦、辣”四个字去做。“甜”就是嘴巴甜,对人和气,男女老少都能接近;“酸”指心肠酸,故事里的人伤心,他就跟着落泪:“苦”指写作吃苦,不管条件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不懈;“辣”指文字有锋芒,尖锐犀利,能警世醒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之一的《促织》,一起品味他笔下的“甜、酸、苦、辣”。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2.明晰背景。
3.了解《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清代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内容极为丰富,故事主要来自民间传说,也有根据前人传奇或现实生活进行创作的。作者继承“传奇”“志怪”的传统,以说狐谈鬼的方式,抒发内心的愤懑。它既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学的明珠。
作品主要内容有:(1)揭露当时官场腐败黑暗,贪官污吏残害人民,如《席方平》等篇。(2)暴露科举制度弊端及试官的昏庸无能,如《考弊司》等篇。(3)描写爱情的作品,多为人与鬼狐的恋爱故事、数量多、成就最高,如《婴宁》等篇,都写得委婉动人。作者主要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丰富的想象,又与现实密切结合。
4.题目解读。
“促织”又名“蟋蟀”。古谚:“蟋蟀鸣,懒妇惊。”意思是还未做棉衣的懒惰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便是“促织”一名的由来。“促织”也是文章的线索。
5.相关评价。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曾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评价蒲松龄及其创作的《聊斋志异》:“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
三、知识梳理
以课件的形式逐段梳理课文中相关文言知识,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判断句等)等。主要采用填空题与选择题的形式以练代讲,梳理并积累文言知识。
四、文本解读
1.分析情节。
(1)根据下表提示,完成故事情节的概括。
构成
段落
主要内容
序幕起因
第1段
①
故事开端
第2段
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遭到杖责,“惟思自尽”。本段点明成名充“里正”是受里胥的陷害,以致家业败落,“薄产累尽”。
故事发展
第3、4段
求卜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苦难的希望。“求神问卜”环节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
故事高潮
第57段
②
故事尾声
第8段
成名献虫。成名之子揭开“谜底”使得故事悬疑得解,给成名一家最终“裘马过世家”的结局画上圆满的句号。
故事评点
第9段
作者评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罪恶和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
明确:①祸患起于宫廷,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一头促织会带来“辄倾数家之产”的后果。②成名失虫、成名之子异化促织和再得异虫,并逐步取得斗虫的胜利,使得故事波澜不断,情节高潮迭起。
(2)小说以“促织”(“虫”)为核心演绎出一个清晰完整的故事,请分别用含有“虫”字的词语概括小说情节,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责虫→()→()→()→()→()→()→()
明确:觅虫卜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
文中写了几只促织?它们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序号
促织
情节
作用
1
第一只促织
征促织
交代缘起
2
三两头,劣弱不中于款
捕促织
①
3
青麻头
卜促织
②
4
巨身修尾,青项金翅
得促织/失促织
③
5
短小,黑赤色,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
长胫
化促织
推动情节发展,欲扬先抑
6
蟹壳青,庞然修伟
斗促织
形成对比,衬托“土狗”善战
7
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等
献促织
斗促织
④
8
促织
议促织
揭示人不如虫的悲惨现实
明确:①铺垫情节,渲染成名遭遇之苦②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③照应前文,制造传奇,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4《岳阳楼记》-2023年中考课标文言文20篇专项训练.docx
- 14《岳阳楼记》(原卷版)-2023年中考课标文言文20篇专项训练.docx
- 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对比阅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14《穷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14七年级下册Unit8Topic1-2022年中考英语总复习单词短语句型语法全过关(学生版).doc
- 14七年级下册Unit8Topic1-2022年中考英语总复习单词短语句型语法全过关(教师版).doc
- 14九上议论文阅读-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docx
- 14作文范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docx
- 14光现象(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