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3古诗歌阅读常见题材:羁旅思乡(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docx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2专题33古诗歌阅读常见题材:羁旅思乡(基础训练)(原卷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33古诗歌阅读常见题材:羁旅思乡

【基础训练】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②。

堰③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④。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2.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①这首诗上片写景,下片写情,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②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新年夜坐

(清)万树

猿和风声落槛边,鼠窥人影过灯前。乱书翻尽不成眠。

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可堪身滞海南天。

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把看不见的声音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风和猿声两意象叠加在一起,倍增新年独坐的凄凉。

B.“窥”“过”灯前,写出了鼠的无惧词人,颇有它乃此间主人的感觉,益发表现出词人客居外乡之感。

C.“乱书翻尽”是细节描写,表现的是词人对思乡不得归而失眠的无奈之情。

D.“堪”,忍受之意,可堪,就是可以忍受;“海南天”,写出了身处极远之地,词人身处外乡,但仍能忍受。

5.古诗词中叠音词使用频率很高,本词中的“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中三“夜”与三“年”重叠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

6.“虞美人”是本词的______,由诗中的“_____”可知本词题材是羁旅诗。

7.结合全词分析诗人是如何写“愁”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①,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②知我,倚栏杆处,正恁③凝愁!

[注]①颙(yóng)望:抬头凝望。②争:怎。③恁(nèn):如此。

8.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展现出凭栏极目远眺的意境:天已黄昏,潇潇细雨洒遍江天,秋色明静澄澈。

B.“渐”字把读者带入另一个意境,一场秋雨一场寒,霜意降临,寒风凄冷,落日余晖落在楼头。

C.“红衰翠减”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闺中人望眼欲穿、憔悴寂寞的神态。

D.“物华休”与“长江水”的描写,寄寓着词人对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之哲理思考。

9.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抒发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太行(注)

曹勋

落月如老妇,苍苍无颜色。

稍觉林影疏,已见东方白。

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

临老复兹游,喜见太行碧。

(注)诗人在北方长大,曾随宋徽宗被俘北去,后又逃到江南,此诗是他代表南宋朝廷出使到金国,望见太行山时所作。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落月惨淡无光,像老妇人饱经沧桑的脸庞。

B.颔联写树影稀疏,天色渐渐亮起来,渲染出幽静氛围,给人以轻松之感。

C.颈联描写诗人一生的遭遇,诗人一生奔走流亡,困于战乱生活之中。

D.这首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全诗层次分明。

11.尾联”喜“字情感复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东鲁二稚子(节选)①

李白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②复谁怜?

[注]①本诗是诗人寓居金陵时所作,此时他离别山东的家已近三年,妻子许氏已经去世。②抚背:抚摩肩背,长辈对晚辈的抚爱举动。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写下了这首洋溢着慈父关爱的寄怀诗。

B.女儿平阳在桃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稳如老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一线教育领域十五年。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