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1.120C2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063—2014
宁前胡干燥与分级技术
TechnicalregulationsfordryingandclassificationofRadixPeucedani
2014-02-17发布2014-03-1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4/T206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宁国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宁国市种植业局、宁国市富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安徽中医药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郜红建、王俸青、包勇、方义成、洪银银、张澜、彭文龙、王启苗、张传进、方必友、徐岚、张珂。
1
DB34/T2063—2014
宁前胡干燥与分级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宁前胡的鲜样分级、干燥、干样分级、包装、运输与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宁国市境内)白花前胡的干燥与分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局令第32号)2002《中国药典》2010年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宁前胡
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宁国市境内,东经118°37~119°24,北纬30°17~30°37)的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
4宁前胡鲜样分级
宁前胡鲜样分为一、二、三级,分级方法具体见附录A。
5干燥方法
5.1晾晒
将宁前胡薄摊在苇席上,及时翻动,晾晒至质量含水量不超过12%。
5.2烘干
5.2.1一级宁前胡鲜样
二次烘干。第一次烘干时,把一级宁前胡送入烘房,5小时内将温度升至55℃~60℃,均匀受热后,保持6小时~8小时。取出晾置两天,回软后,第二次烘干,温度控制在50℃~55℃以内,直至质量含水量不超过12%。
2
DB34/T2063—2014
5.2.2二级宁前胡鲜样
一次烘干。把二级宁前胡送入烘房,5小时内将温度升至55℃~60℃,均匀受热后,将温度控制在50℃~55℃之间,直至质量含水量不超过12%。
5.2.3三级宁前胡鲜样
采用与二级宁前胡鲜样相同的方法烘干。见5.2.2。
6干燥后分级
宁前胡干样分为一、二、三级,分级方法具体见附录A。
7包装、运输与贮藏
7.1包装
包装材料、包装过程和包装标志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质量要求。7.2运输
干燥宁前胡的运输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质量要求。
7.3贮藏
7.3.1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规定药品阴凉库的标准贮藏。
7.3.2贮藏时间不超过5年。
3
DB34/T2063—2014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宁前胡鲜/干样分级方法
A.1宁前胡鲜样分级方法
见表A.1。
表A.1宁前胡鲜样分级方法
级别
根头部直径
外形
一级
根头部直径1.8cm以上
条形直、无分叉、无芦头、无霉变、无杂质
二级
根头部直径1.2cm~1.8cm
条形较直、分叉少、无芦头、无霉变、无杂质
三级
根头部直径0.3cm~1.1cm
无芦头、无霉变、无杂质
A.2宁前胡干样分级方法
见表A.2。
表A.2宁前胡干样分级方法
级别
根头部直径
外形
质量含水量
总灰分含量
一级
1.5cm以上,最细端不小于0.8cm
条形直、无分叉、无芦头,无霉烂、无杂质
不超过12%
不超过8%
二级
1.1cm~1.5cm,最细端不小于0.6cm
条形较直、分叉少、无芦头、无霉烂、无杂质
不超过12%
不超过8%
三级
0.3cm~1.0cm
无芦头,无霉烂,无杂质
不超过12%
不超过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 34T 2170—2014绿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76-2011 绿色食品 沿淮地区花生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77-2011 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 .docx
- DB34T 1578-2011 沿淮低洼地麦茬玉米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79-2011 II优52水稻高产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80-2011 蓝莓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1581-201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组织资质规范.docx
- DB34T 1584.1-2012 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第1部分:造林地 .docx
- DB34T 1584.3-2012 雷竹笋用林培育技术规程 第3部分:培育技术.docx
- DB34T 1608-2012 肉用鹌鹑饲养管理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