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砌筑工程近年原文.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0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钢筋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内外山墙按平均高度计算砌筑工程第一节、砖基础等高式大方脚示意图不等高式大方脚示意图(一)砖基础概念砖基础一般采用台阶形式向下逐级放大,形成阶梯形,砖基础是由基础墙和大放脚组成。±0.000砖基础分解示意图(二)砖基础与墙(柱)身界线划分清单是:(1)房屋基础与墙(柱)身采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坪为分界线(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地坪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2)房屋基础与墙(柱)身采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坪的高度≤±300mm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超过±300mm时,以设计室内地坪为分界线。砖砌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定额是:基础与墙身的划分以设计室内地坪(±0.000)为界,设计室内地坪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砖砌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三)工程量计算方法砖基础砖基础以立方米计算,大放脚面积按附表二计算,砖砌地笼墙的体积,并入砖基础内计算公式:基础工程量=基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其中(1)基础长度的确定外墙砖基础按外墙中心线长度内墙砖基础按内墙净长线计算注意:遇有偏轴线时,应将轴线移为中心线计算.偏轴线情况(2)砖基础断面面积确定砖基础断面面积=基础墙厚度×基础高度+大放脚折算断面积砖基础断面面积=基础墙厚度×(基础高度+大放脚折加高度)(3)标准砖墙厚度,按表中数据采用。砖数(厚度)1/4砖1/2砖3/4砖1砖1.5砖2砖2.5砖3砖计算厚度(mm)53115180240365490615740注意事项在工程量计算时,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嵌入基础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防潮层等所占的体积不予扣除,但靠墙暖气沟的挑砖亦不增加;穿过墙基的孔洞,其洞口面积每个在0.3m2以内的洞口不扣除。砖基础中应扣除钢筋混凝土柱、过梁、圈梁及面积在0.3平方米以上的孔洞所占体积。例题1如图所示,带型砖基础长为100m,墙厚1.5砖,高1.0m,三层等高大放脚。试计算砖基础工程量。解:图中墙厚设计标注尺寸为370mm,放脚高度设计标注尺寸120mm,放脚宽度设计标注尺寸为60mm。在计算工程量时应将其改为标准砖计算尺寸,即:墙厚为365mm也可查等高式砖墙基大放脚折为墙高和断面积表,三层等高大放脚折算断面积为0.0945(m2)。根据公式计算:砖基础工程量=砖基础长度×砖基础断面面积=砖基础长度×(砖基础墙厚度×砖基础高度+大放脚折算断面面积)=100×(0.365×1.00+0.0945)=45.95(m3)即砖基础体积为45.95(m3)。例题2计算如图所示的砖基础工程量。解:工程量计算V=基础长度×断面积基础长度=(5×3+6)×2+(6-0.24)×2=53.52m断面积=0.7×0.4+0.5×0.4+0.24×0.4=0.576m2V=基础长度×断面积=53.52m×0.576m2=30.83m3第二节外墙与柱一、实心砖墙(一)砖墙体分类1、按墙体所处的平面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墙和内墙;2、按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隔墙);3、按装修做法不同,可分为清水墙和混水墙(二)工程量计算砖砌墙体应按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墙体类型,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等不同分别列项计算。按体积以立方米计算,墙体的计算厚度详见附表一。V=墙长×墙高×墙厚-应扣除部分体积+应增加部分体积1、墙长的计算清单:墙身长度,外墙按墙中心线,内墙按墙间净长计算;定额:墙身长度,外墙按墙中心线,内墙按墙间净长计算;嵌砌内、外墙均按净长计算;山尖按设计宽度计算。框架墙不分内外墙均按净长计算。注意:清单中砖砌腰线不计算工程量定额中砖垛、三皮砖以上的挑檐、砖砌腰线的体积并入墙体中(1)砖墙长度的确定外墙长度按中心线长度计算。注意:定位轴线若为偏轴线时,要移为中心线。按中心线计算时,图中外角的阴影部分未计算,而内角的阴影部分计算了两次。由于是中心线,这两部分是相等的,用内角来弥补外角正好余缺平衡。若为偏轴线时,这样计算,显然余缺是不平衡的。注意:内墙与外墙丁字相交时,如图7-10(a)所示,计算内墙长度时,要算至外墙的里边线,这就避免了内外墙重复计算。内墙与内墙L形相交时,两面内墙的长度均算至中心线,如图7-10(b)所示。内墙与内墙十字相交时,按较厚墙

文档评论(0)

海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好文件大家都可以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