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主题一选官制度的变化问题探究视角1九品中正制材料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①,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②;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③”。——摘编自杜佑《通典》教你读史①说明魏晋时期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②③州郡置中正官,品评人物,中央根据等级高下任用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曹魏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及其特征。提示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特征:地方置中正官,中正官鉴定等级,中央根据等级任用。视角2科举制度材料《新唐书》和《旧唐书》中有传记官员的出身情况项目类别①科举门第特殊出身其他出身出身不明官员总数唐代前期245人61人137人194人262人899人唐代后期389人86人50人281人99人905人总计634人147人187人475人361人1804人百分比②35.1%8.2%10.4%26.3%20%100%注:特殊出身指出身于宗室、外戚等;其他出身指招降、征召、举荐等。——摘编自刘海峰《唐代选举制度与官僚政治的关系》教你读史①科举、门第、特殊出身和其他出身、出身不明等都占有一定比例,说明唐代选官标准多元化,官吏来源多样化②科举制占有较高比例,说明科举考试逐渐成为主要的选官途径思考:根据上面表格,概括唐代选官取士的主要特点。提示范围广泛;标准多元化;以科举考试为主。史论史识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2.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观点辨析1九品中正制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2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始终以家世门第作为选官标准。()3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提示九品中正制初创时期重视家世、道德与才能,西晋时期逐渐演变为主要看家世。×√答题术语1科举制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了统治基础;进一步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强化了中央集权;促进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2科举考试大都以儒学经典为内容,巩固了儒学的地位,统一了士人的思想。3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4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用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主题二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问题探究视角1唐朝的赋税制度材料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①。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②。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③。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资治通鉴》教你读史①②说明唐玄宗后期均田制遭到破坏,赋税征收没有法度,官吏横征暴敛,吏治腐败③农民因负担重造成破产,流民增加,影响农业生产和国家的财政收入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提示变化:废除租庸调制,实行两税法。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视角2唐朝赋税改革的影响材料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①,“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②。分夏秋两季征收,“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③。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④。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⑤,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教你读史①③民户按照财产多寡征税,商人也按照规定征税,说明扩大了征税面,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②“以贫富为差”说明征税依据从人丁为主转变为以财产为主,出现“舍人税地”的趋势④⑤说明两税法实行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提示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史论史识1.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分类(1)以人丁为主征收标准的赋税制有编户齐民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2)以土地和财产为主征收标准的赋税制有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3)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有募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1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1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整合 能力提升.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整合 能力提升.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总结.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