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容量的民法进程.pdf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容量的民法进程

王超,姜瑞云讲师

关键词:环境容量物权民法

内容提要: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保护环境的手段,由于

其充分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目前我国虽有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在排污权

及排污权交易方面仍为法律的盲点,尤其对于环境容量的法律属性,

未有相关法律予以确认和规定。通过对环境容量的概念、属性进行深

入探讨,进而提出通过单行立法使之财产化,以解决排污权交易中的

民法障碍。

导言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通过市场经济保护环境的手段,理应获得法

律的承认和保障,以确定其制度价值和地位的合法性,进而充分发挥

其优势。目前我国虽有排污权交易的实践,但在排污权及排污权交易

方面仍为法律的盲点,尤其对于环境容量的法律属性,未有相关法律

予以确认和规定。故此,坚持排污权交易法定化势必要求对民法上

“财产”、“物”等根基性概念予以重新解释和定位。通过排污权含

义的二元划分及排污许可证的性质限定,排污权交易的行政法障碍基

1

本得以解决,但排污权交易的民法障碍依旧存在,并成为制约排污权

法定化的瓶颈,因此需要对排污权中的核心概念环境容量予以明确的

法律定位。

一、环境科学上的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并非是一个法律术语,一般认为环境容量的概念首先是

由日本学者提出来的。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为了改善环境质量状

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问题,即把一定区域的大气或水体中

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的允许限度内。这个“一定限度”就是以日

本学者1968年提出的环境容量为依据的。之后日本环境厅委托卫生

工学小组提出《1975年环境容量计量化调查研究报告》,环境容量

的应用逐渐推广,成为污染物治理的理论基础[1]。

环境科学认为环境容量也是一种自然资源,属于非实物态的自然

资源。狭义的环境容量指特定区域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其特定环境状

态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即允许排放量、最大纳污量、

最适利用度等。其原因在于自然界对外界侵入物(污染物)具有某种能

使之无害的净化能力,而这种净化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污染物侵入

在一定的限度内,这种功能能够得以正常发挥,并被人们循环永续利

用,但超过这个限度后,环境的净化功能就会受到损害,甚至被彻底

破坏。这个限度就是环境容量[2]。广义的环境容量还包括人类耗费

财力、劳力获取的环境容量扩大的部分,如进行的污水处理和空气净

化活动等。

2

基于环境容量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科学领域内的环境容量具有

以下几个特征:其一,依附性。环境容量并非作为一种独立的物品对

污染物进行净化和处理,而是依托于整个环境,利用环境要素的整体

作用发挥对污染物的效用,它本身无法从整个环境资源中剥离出来,

一旦独立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容量实质

上是对环境生态功能的一种抽象,在现实中无法独立存在,只是人们

在观念上进行的拟制。其二,环境容量具有客观性。环境容量作为依

托于整个自然环境,受自然环境复杂性的制约,难以具体核定其容量

的大小。但这并不代表环境容量作为一种拟制概念而缺乏其科学性和

客观性,尽管难以精确评估,但可以通过对排污行为的后果观察到其

存在:宏观而言,自人类社会产生后,只有工业化的进程中才会产生

环境问题,这就意味着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排污行为没有超越环境的

容纳限度,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在比以前历史上

所有社会所创造物质财富总和还要多的同时,其排放的污染物也比以

前历史上所有社会所排放污染物的总和还要多,进而导致了环境问题

的出现和恶化;从微观而言,考察某一河流也可以发现其污染并非突

然出现,而是渐进的,体现出一种限度。在接近和达到这一限度后,

才有污染的发生。其三,环境容量具有稀缺性。环境容量作为一种限

度,即表明了其具有有限性,一旦利用超过其更新和恢复的速度,就

会使其依存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而且一般极难恢复。环境学

者将具有稀缺性的环境容量称为“可拥挤物品”,认为“当使用者的

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

文档评论(0)

166****9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