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pdfVIP

成都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及发展建议.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及发展

建议

制造業创新中心建设是我国深化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

举措,旨在聚集产业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攻关产业链薄弱环节

及共性难题,形成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当前各省市聚焦本

地科技研发优势领域,积极创建培育省级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力争在优势产业领域打造全国创新高地。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创新

中心建设情况的梳理,研究分析成都市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的基础和可能性,有助于明确下一步培育重点和发展方向。

我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已认证21

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中心、132家省级制

造业创新中心,形成全国“多点开花、多面发散”发展格局。

制造业创新中心顶层设计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2016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出台多部指导性文件,

逐步形成了制造业创新中心顶层设计的政策体系,明确了创新中

心建设的发展目标、建设领域和支持政策。建设体系方面,要求

形成以国省两级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明确到

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一批省级/

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支撑和补充。

建设领域方面,明确36个重点建设领域最大程度汇集行业创新

资源,并要求在每个领域只建设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政策

支持方面,通过资金补助和政策倾斜大力支持列入重点培育对象

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并明确《中国制造2025》中有关工

程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对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项目

予以倾斜。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完成阶段性目标

目前,我国已论证通过和启动建设2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

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中心,完成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中

2020年建设15家的阶段目标。从空间布局来看,国家制造业创

新中心建设布局与地方优势领域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相契合,

多集中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少,且东部地区

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上海、安徽和广东等地区,均获批2家

以上国家创新中心,四川省仍无一家;

从建设领域来看,已建成的创新中心面向我国制造业创新发

展重大需求,主要聚焦于关键工艺、核心器件、基础材料、软件

及重大装备等5个领域。

多地区多领域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不断涌现

根据赛迪发布《2019-2020年制造业创新中心白皮书》,截

至2020年5月,全国已有24个省市积极开展省级制造业创新

中心的认定和培育组建工作,覆盖了全国70%以上的省级行政区,

其中已有19个省市共组建13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从建设

领域看,逐渐形成建成一批、“储备一批、挖掘一批”的梯度布局,

但仍有先进陶瓷材料、存储器、先进操作系统3个领域既无国家

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无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从地域分布看,已

形成“多点开花、东多西少”的区域发展布局,东部地区制造业创

新中心建设进展最为突出,西部地区整体建设水平较低,多数省

份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不足2家。

其他地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经验

北京市:创新新型产业创新载体,探索创新成果转化新机制

北京市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打通技术、组织、商业和资

本之间的壁垒,实现成果转化路径由单向科“技创新应用产业发

展”向双向产业“需求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转变,

构建能承担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制造业创

新平台。如北京机械科学院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整体

公司化改制,对成果孵化效果显著的部门成立独立法人公司,以

技术输出服务创新中心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上海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速布局产业链推动跨区

域协调创新

上海市鼓励制造业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

化战略优势,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联合建立制造业创新分中心

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速推动相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供

给和转化应用。如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增材制造)联合长三

角高校院所、医学机构和高端制造业开展相关共性技术研发和转

化。

江西省:挖掘地区技术优势和区域差异,跨区共建国家创新

中心

江西省鼓励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自我剖析和区域对标,明确

与其他地区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资源差异、产

文档评论(0)

176****86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