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疾病名:胸腺囊肿
英文名:thymiccyst缩写:
别名:
疾病代码:ICD:D15.0概述:
流行病学:纵隔胸腺囊肿占纵隔肿瘤和囊肿的1%~3%,系胸腺的良性病变,可以是先天发育性或获得性。胸腺囊肿位于前纵隔,占前纵隔肿瘤的21%~47%。亦可位于颈部或颈纵隔部位。胸腺囊肿一般为多个,直径从几毫米到核桃大。
病因:目前认为,胸腺囊肿是先天性的。因为胸腺囊肿均是在胸腺的发育线上发现的,如颈部和纵隔内。胸腺囊肿约占纵隔肿瘤和囊肿的1%。
发病机制:胸腺在胚胎期位于颈部,随移至前纵隔。在胚胎第6周时第三咽囊的腹侧长出一对胸腺的原基,在第7周时第三咽囊从咽部分离,并从中空的原基转变为实体的上皮柱。至第8周时,其尾端膨大,附着于心包前壁的表面。这种心包的附着加速了胸腺进入胸内,至胎儿3个月龄末时,胸腺已有细胞分化成为皮层及髓质,发育完成后呈二叶卧于心包及大血管的前壁。认为其良性进程是由于胸腺小体的退化及胸腺咽导管的部分残留。早年报道胸腺囊肿可见于儿童先天性梅毒或结核引起,目前报道多为先天性。曾有报道为纠正心脏异常行胸骨正中切口术后发生胸腺囊肿,但罕见。纵隔外组织中诊断霍奇金病时,结节硬化性霍奇金病可发生胸腺的囊性病变并伴有胸腺囊肿。
组织学上胸腺囊肿有鳞状上皮衬里,与囊壁有正常的胸腺残留。囊内有浆液性液体或囊内出血。胆固醇结晶是囊肿退化的典型表现。囊壁上有胸腺组织为主要诊断特征。
临床表现:胸腺囊肿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囊肿的位置。颈部胸腺囊肿多见于10~20岁的患者,常表现为颈部肿块,很少有临床症状,除非囊肿的体积发生剧烈变化,如囊内出血。纵隔内胸腺囊肿则多为30~60岁,早期也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少数纵隔内胸腺囊肿病人可以出现气短、咳嗽和胸部疼痛。在体检时通过X线胸片发现。90%的患者表现为无痛性包块,包块多位于左颈部(占70%),右侧(占
2
23%),中线和咽喉部占7%。部分患者因囊肿感染或出血可触及波动感。纵隔内胸腺囊肿少数在心脏手术时才发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了解肿块的大小,但体积很小隐匿于纵隔阴影内时很难发现。囊肿增大至一定体积时,可在前上纵隔呈半圆形或弧形突出阴影,边缘光滑清晰,密度较高,有时边缘可见钙化。
2.超声检查可了解肿块的大小、外壳及证实有中心液体存在。超声心动图可确定心外囊性肿块,其提供的信息量少于CT。
3.CT扫描显示更为清晰囊内容物密度接近水,除外囊内出血或囊壁变性,并可了解囊内的分腔情况,与实体性新生物相鉴别。一般含有稀薄的液体为低密度,但出血后可以为高密度。
4.针吸活检对细胞学检查甚少价值,因组织学诊断须囊肿的壁上有胸腺组
织。
诊断:在前纵隔发现囊性肿物,应想到胸腺囊肿的可能。颈部胸腺囊肿可通过体格检查发现,纵隔内囊肿主要通过胸片检查来发现。CT扫描对于判断胸腺囊肿的性质和囊肿的范围有重要价值。超声波检查对胸腺囊肿的诊断也有帮助。针吸活检囊肿的壁上有胸腺组织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胸腺囊肿在术前难以确诊,因其位置及形态可误诊为“胸腺瘤”,又可因有钙化而误诊为“畸胎瘤”,贴近心包时透视可见传导性搏动而误诊为“主动脉瘤”。手术探查才能鉴别。
治疗:目前胸腺囊肿的治疗尚有争议。一些专家认为,因为术前不易确诊,所有的胸腺囊肿均应手术切除,以明确诊断,且胸腺囊肿与胸腺有蒂相连,界限清楚,易于剥离。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如果能从囊肿的位置和CT等影像学特征上明确为胸腺囊肿,则可经皮细针穿刺治愈囊肿。对于不能确诊为胸腺囊肿的病人,特别是不能完全除外胸腺瘤合并囊性变及包虫囊肿时,外科手术是必要的,可以达到确诊和治疗双重目的。胸腺囊肿的切除的手术径路有胸骨正中切口、前外侧切口和后外侧切口,亦可通过电视胸腔镜完成手术。
3
预后:自1901年Pollosson和Piery等施行首例胸腺囊肿切除术来,手术切除一直是治疗胸腺囊肿的有效方法。预后良好。
预防:
循证医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