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题,计48分)

1.《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由此可知()

A.诸侯权力过大威胁天子权威 B.西周制度保留原始民主遗存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逐步瓦解 D.诸侯权力来自上天而非天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题干“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等信息,可以得出国君上承天命、教养人民,替(国君)设置辅佐的人,以教导保护他,不让他越过法度,说明臣子要辅佐君王,使之遵守法度,体现了原始民主的特点,说明原始民主传统影响深远,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诸侯势力增长会威胁到天子权威,排除A项;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逐步瓦解史实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诸侯权力来自天子,排除D项。故选B项。

2.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祝寿酒会。宴会上,有人歌颂秦始皇“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的功绩;也有人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主张恢复殷周制度,分封子弟功臣。秦始皇下令群臣廷议,丞相李斯坚决反对分封,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这说明()

A.秦朝开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儒生主张分封制反对郡县制

C.秦朝在制度认识上尚未统一 D.丞相权力过大影响皇帝权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秦始皇统治时期。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关于是实行分封制,还是实行郡县制管理全国,秦始皇下令群臣廷议,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这说明秦朝在制度认识上尚未统一,C项正确;春秋时期郡县制就已经出现,而且材料体现的是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主张“分封制”的是儒生,排除B项;材没有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而且丞相李斯的建议被秦始皇采纳,排除D项。故选C项。

3.有学者评价汉代某一制度的影响时说:“我们可说中国历史上此下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这一制度是()

A.科举制 B.征辟制 C.察举制 D.中央太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说明儒家学者地位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因此很多士人凭借儒学入仕。据所学,汉代的中央太学,作为当时最高的学府,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太学的教育内容主要围绕儒家经典,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D项正确;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A项;征辟制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出来做官,选官标准是德行学识,排除B项;察举制的核心标准是品行,排除C项。故选D项。

4.《后汉书》载:“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陵迟(衰微)以来,其渐久矣。”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东汉尚书完全取代丞相 B.外戚擅政威胁了丞相权力

C.东汉行政体制遭到破坏 D.东汉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尚书台在东汉时期逐渐成为处理国家政务的核心机构,其权力和地位显著提升,甚至超过了传统上权力集中的三公,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D项正确;“完全取代丞相”的表述过于绝对,尚书台虽成为行政中枢,但并未完全取代丞相,丞相一职仍然存在,排除A项;史料中并未直接提及外戚擅政,而是聚焦于三公和尚书权力的变化,排除B项;东汉政治体制虽有权力转移,但不能直接说明体制遭到破坏,尚书台成为中枢可以视为体制内的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

5.唐初三省六部体制下,三省长官于政事堂裁决政务,尚书省下辖六部,为政务机构,六部之下还有九寺五监,负责中央和皇室的具体事务,为事务机构。由此可见唐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

A.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衡 B.决策与行政相分离

C.宰相人数增加,加强皇权 D.机构众多效率不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