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里“重新建构”的本质是()

A.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B.从强调礼治到重视法治

C.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D.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中国必须再次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秦朝统一后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国的政治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C项正确;分封制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有序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礼治和法治,排除B项;从内外服制到分封制度是商到西周的制度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2.秦律中丈夫打伤妻子需要处以耐刑;而汉律规定丈夫只要不使用“兵刃”,哪怕“伤之”,也不算有罪,但如果是妻子殴打丈夫,无论何种情形,都要被“耐为隶妾”。这一变化体现出汉代()

A.传统律法渐趋严苛 B.政府强化家庭治理

C.儒家伦理影响法律 D.法律与教化相冲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材料提及汉代女性的地位相较于秦朝而言更为低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儒生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的内容,强调夫为妻纲。所以这一变化与当时儒家伦理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C项正确;材料仅提及丈夫和妻子在秦汉法律中地位的变化,无法说明传统律法整体的发展趋势,排除A项;材料中秦律和汉律只是对家庭冲突的罚判上有不同的规定,体现不出家庭治理的强化,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中汉律受到儒家伦理中父权、夫权的影响,呈现出了男女在法律上的不对等,女性地位较低,这体现了法律与教化的结合,而非冲突,排除D项。故选C项。

3.公元前87年,武帝临终遗诏霍光等一干辅政大臣辅佐昭帝,霍光拜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时任丞相的田千秋“居丞相位,……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霍光曾直言对田千秋说“今光制内,君侯治外”。这体现了()

A.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尖锐 B.国家机构职责的明确

C.尚书台确立为行政中枢 D.中央权力重心的转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霍光拜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居丞相位,……终不肯有所言”“今光制内,君侯治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尚书作为辅佐皇帝的秘书机构,此时权力已经在丞相之上,而丞相作为最高行政长官却只能“治外”,排除在决策核心之外,这体现了权力重心的转移,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枢权力的转移,与皇权、相权矛盾无关,排除A项;“职责的明确”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排除C项。故选D项。

4.西晋时期,有官员曾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该官员提到的历史现象说明当时()

A.官吏选拔缺乏标准 B.地方割据威胁中央 C.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D.庶族地主势力崛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当权者的亲属)也”及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下选官标准演变为只看门第,世家大族垄断了仕途,C项正确;当时的选拔标准为门第,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并非地方割据,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无法看出庶族地主势力崛起,排除D项。故选C项。

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南迁千余里。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按士族划分门第,鼓励一等高门的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这些措施()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