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字孪生数字模型与数据集成交换要求.docx

工业数字孪生数字模型与数据集成交换要求.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工业数字孪生数字模型与数据集成交换要求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工业数字孪生的数据交换基本框架,规定了工业数字孪生的数字模型、数据集成交换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领域数字孪生系统,数字模型与数据集成的设计、开发、应用等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213初始图形交换规范

GB/T16656.203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第203部分:应用协议:配置控制设计

GB/T43441.1信息技术数字孪生第1部分:通用要求T/CPUMTAAAA工业数字孪生总体框架

3术语和定义

GB/T4344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数字孪生体digitaltwin

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充分利用传感器更新和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形成实体装备在虚拟空间中数字映射。

3.2

数字模型digitalmodel

将系统、实体、现象、过程、知识、业务、机理等转变为计算机可识别、处理、分析与应用的数字化表达。

3.3

数据交换dataexchange

按照约定的数据格式在系统之间进行的产品数据交流或共享。

4数字模型

4.1概述

综合考虑工业数字孪生体多物理、多阶段、多学科、多尺度、多层次、动态化等特征,以业务应用为牵引,模型数据为核心,工具手段为支撑,可信环境为依托,构建工业数字孪生领域数字模型,模型按照工业产品开发阶段应分为需求设计模型、生产制造模型及运维服务模型。模型间通过接口调用、信息交换、数据映射等方式,实现需求设计、运维服务、生产制造等数字模型的关联传递。

工业数字孪生数据交换典型场景案例见附录A。

4.2需求设计模型

4.2.1适用场景

需求设计模型主要适用于工业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以覆盖产品需求分析及产品设计工作,应配合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等业务流程,完善细化产品需求及设计方案。

2

——在需求分析阶段应对工业产品的应用背景、概念方案、参数指标、通用性要求、试验需求进行数字化描述,向下传递概念方案、参数指标、通用性要求等模型中要素,支撑产品多方案寻优,准确把控需求。

——在产品设计阶段应对产品设计要求、方案可行性、产品功能性能、物理结构等进行数字化描述,向下传递物理结构中的要素,支撑工业产品方案快速设计、虚拟仿真与初期评估,实现设计迭代寻优。

4.2.2分类及描述

根据工业产品开发设计流程,需求设计模型应涵盖需求分析模型及产品设计模型。

a)需求分析模型

需求分析模型需包含应用背景模型、参数指标模型、通用性要求模型、概念方案模型及试验需求模型:

1)应用背景模型:应描述工业产品的使用背景、使用需求、功能需求,包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历的工作场景、工作环境、人机交互等,包括需求背景、使用要求、使用流程、工作环境、人机交互;

2)参数指标模型:应描述工业产品的功能性能指标参数,具体情况根据工业产品功能需求确定;

3)通用性要求模型:应描述工业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满足的特性,包括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

4)概念方案模型:应描述产品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结构与接口关系,包括产品组成、产品各模块间的功能逻辑、主要约束、数据交互接口、物理拓扑等。

5)试验需求模型:应描述产品在全寿命周期过程中需开展的试验,包括产品功能验证、性能验证、系统联试,从而验证工业产品在功能、性能等各方面能满足使用场景及需求情况。

b)产品设计模型

产品设计模型应包括设计要求模型、可行性模型、功能模型、性能模型及物理模型:

1)设计要求模型:应基于需求分析模型将产品需求分析结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设计要求供后续设计中对照,包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集成接口要求、通用性要求、测试验证要求;

2)可行性模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可行性模型对设计可行性评估,应包含技术实现可行性评估和财务可行性评估。技术实现可行性评估应考虑物料、工艺、设备、质量等方面、财务可行性评估应考虑成本、产能、利润等方面;

3)功能模型:对标设计要求模型中的功能要求,功能模型应描述产品功能与功能要求的匹配程度,需包括系统架构、功能组成及功能描述;

4)性能模型:对标设计要求模型中的性能要求,性能模型应描述产品在电磁、材料、力热、声光、控制等学科特性,需包括单学科性能仿真模型、多学科联合仿真模型和通用性分析模型;

5)物理模型:基于各设计模型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