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D.混凝土组成成分以及构件的尺寸。
1.关于素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在承载力和受力性能方面的说法,错误的是()。8.钢筋经冷拉后,()
多选题
A.素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属延性破坏D.可提高,但不能提高
C.相同截面尺寸的素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梁,前者的受弯承载力更高
2.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表示:()
A.承载力高
D.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的概率不小于95%。
B.耐久性佳
C.耐火性好10.结构的功能要求包括()。多选题
3.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全性
B.抗裂性差C.耐久性
C.需用大量模板D.适用性
D.施工受季节性影响11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下列属于间接作用的是
4.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主要基于()。()。
多选题(0.4分)多选题
A.钢筋和混凝土之间良好的黏结力A.地震
B.接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C.地基不均匀沉降
D.温度变化
D.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12.()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是现行国家标准《建
5.我国《混凝土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对各类荷载规定的设计取值。
单选题
A.荷载标准值
C.C20
13.当结构或构件出现()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6.关于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A.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的弹性极限较高;
C.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
B.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强混凝土与峰值应力对应的应变值较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优秀7篇).pdf
- 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pdf
- 消防工程维保合同范本(通用5篇).pdf
- 测试需求说明书(模板).pdf
- 泰戈尔格言大全(通用70句).pdf
- 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学习经验.pdf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含答案及解析.pdf
- 【湖北卷】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10月联考全科历史试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联考历史含答案及解析.pdf
- 辽宁省朝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政治试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二物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 【山东卷】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11.13-11.15)英语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 【浙江卷】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 西南大学附中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 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试题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 基于多功能超疏水材料的海水淡化及油水分离研究.pdf
- 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抚养方式对孤儿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pdf
- 《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及后疏》的研习与创作感受.pdf
- HIF-1α、SGK1在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孕激素抵抗中的表达和意义.pdf
- 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以《人工智能》大单元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