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994-2024獭兔繁殖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30CCSB43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994—2024

獭兔繁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Rexrabbitsreproduction

2024-09-20发布2024-12-20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2/T499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甘肃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家畜繁育改良管理站、民勤县畜禽良种繁育研究中心、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民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武威市凉州区金山镇畜牧兽医服务站、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越博、黄龙艳、高述柏、汪绘纹、郭睿、姜梅、邵宗吉、王朝阳、罗宝军、王发基。

本文件由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解释。

DB62/T4994—2024

獭兔繁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獭兔选种、引种、饲养管理、发情控制、发情鉴定、诱导排卵、配种、妊娠诊断、分娩接产、产后护理及生产记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獭兔繁殖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616裘皮獭兔皮

NY/T2765獭兔饲养管理技术规范NY/T3185家兔人工授精技术规程

DB62/T2625獭兔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选种

4.1依据

根据系谱选择、个体表型值选择、同胞选择和后裔测定等方法综合选择。

4.2要求

4.2.1体型外貌

应符合NY/T2765的规定。种兔体型匀称,毛色纯正,头小嘴尖,眼大而圆,耳长灵动,颈部短粗,肉髯明显,胸部较窄,腹腔发达,背腰略弓,臀部发达,肌肉丰满,前肢短后肢长。

4.2.2体质体况

体质健壮,体况良好,无明显外形和生理缺陷,无门齿过长、牛眼、划水腿、四肢缺陷等遗传性疾病。

4.2.3生产性能4.2.3.1生长发育

种公兔和种母兔3月龄~6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体长、胸围、体重的推荐值参照附录A表A.1。

2

DB62/T4994—2024

4.2.3.2毛皮品质

5月龄~6月龄的被毛应符合NY/T2765的评价标准,被毛稠密、平整,毛丛长度2.1cm~2.3cm,枪毛突出绒面不超过1mm,毛色纯正且符合品系特征。兔皮应符合GB/T26616规定的品质等级标准,种兔须达到1级或以上等级。

4.2.3.3繁殖性能

4月龄~5月龄性成熟,6月龄~7月龄体成熟,利用年限1.0年~2.5年。种公兔双侧睾丸发育良好、对称,性欲强、精液品质好,6月龄~7月龄初配;种母兔生殖器管发育良好,乳头4对以上、匀称饱满,5月龄~6月龄初配,窝产仔数7只~8只。

4.3阶段

断奶阶段以系谱成绩和断奶体重择优选留;3月龄的选择重点是体重、体型和被毛品质;5月龄~6月龄的选择重点是体重和毛皮品质;12月龄根据繁殖性能选淘。

5引种

5.1引种场来源

必须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疫病发生,能提供所选种兔完整的系谱档案。

5.2引种季节

春秋两季为最佳季节,夏季宜在夜间或阴凉天运输,冬季做好防寒保暖。

5.3公母比例

种兔场为1:4~1:5,商品兔场为1:8~1:10。

5.4检疫与运输

引进种兔要在产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检疫,办理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对运输车辆、装兔筐具进行清洁消毒,并办理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工具消毒证明书。

5.5隔离与防疫

5.5.1引进种兔要及时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疫并隔离30d,确认兔只健康方可合群饲养。

5.5.2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兔场疫病预防接种规划,兔场根据规划制定免疫程序、应急预案并认真实施,要选择和使用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

6饲养管理

按照NY/T2765的规定执行。科学配制日粮,合理饲料过渡,保证兔笼清洁,水质良好,水量充足,光照合理。

7发情控制

3

DB62/T4994—2024

7.1诱导发情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