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监测点的布设
2.0.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
监测点布设在基坑边坡顶部的,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
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
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
监测点布设在在围护墙上的,应沿围护墙的周边布置,围护墙周边中部、
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
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冠梁上。
2.0.2基坑顶部水平位移
监测点的布设同2.1基坑顶部竖向位移,宜为共用点。
2.0.3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孔宜布置在基坑边坡、围护墙周边的中心处及代表性
的部位,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个监测孔。
2.0.4地下水位
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或
在两者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相邻建(构)筑物、重要的地下管
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如有止水帷幕,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
约2m处。
2.0.5锚(杆)索拉力
锚(杆)索的拉力监测点应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
跨中部位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宜布置监测点。每层锚杆的拉力监测点数量应
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3根。每层监测点在竖向上的位置宜保持
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锚头附近位置。
2.0.6支护桩桩身力
..
支护桩桩身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
数量和横向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每边至少应设1处监测点。竖直方向监测
点应布置在弯矩较大处,监测点间距宜为3~5m。
2.0.7支撑力
支撑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杆件上;
2、每道支撑的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各道支撑的监测点位置宜在竖向保持
一致;
3、钢支撑的监测截面根据测试仪器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或支撑的端
头。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
4、每个监测点截面传感器的设置数量及布置应满足不同传感器测试要求。
2.0.8围护墙侧向土压力
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土质条件变化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
2、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测点。在竖向布置上,测点间距宜为2~5m,
测点下部宜密;
3、当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时,每层应至少布设1个测点,且布置在各层土的
中部;
4、土压力盒应紧贴围护墙布置,宜预设在围护墙的迎土面一侧。
2.0.9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孔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
并形成监测剖面。同一监测孔的测点宜沿竖向布置在各层土,数量与深度应根
据具体情况确定,在厚度较大的土层中应适当加密。
2.0.10立柱竖向位移
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施工栈桥下、
word教育资料
..
地质条件复杂处的立柱上,监测点不宜少于立柱总根数的10%,逆作法施工的
基坑不宜少于20%,且不应少于5根。
2.0.11周边建筑物竖向位移
从基坑边缘以外1~3倍开挖深度围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等
均应作为监控对象。必要时,尚应扩大监控围。
位于重要保护对象(如地铁、上游引水、合流污水等)安全保护区围的监
测点的布置,尚应满足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
建(构)筑物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构)筑物四角、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边不少
于3个监测点;
2、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
3、建(构)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4、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的两侧;
5、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交接处的两侧;
6、烟囱、水塔和大型储仓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
不得少于4点。
2.0.12周边建筑物水平位移
建(构)筑物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物的墙角、柱基及裂缝的两
端,每侧墙体的监测点不应少于3处。
2.0.13周边建筑物倾斜
建(构)筑物倾斜监测点应符合下列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