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1讲角
专题1角的计算(1)——钟面角问题
典型知识
(1)时针1小时走30°?每分钟走0.5°;
(2)分针1小时走360°?每分钟走6°.
题型一理解时针、分针一格的度数
【典例1】(1)8点钟时针与分针夹角;(2)8时30分,时针与分针夹角.
变式1.小明晚上放学回家,钟表的时间显示为6时15分,此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的度数为·
变式2.观察常用时钟,回答下列问题:
(1)早晨7时整,时针和分针构成多少度的角?
(2)时针多长时间转一圈?它转动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度?
(3)从7:00到7:40,分针转动了多少度?
题型二理解时针、分针的运动速度结合行程列方程
【典例2】如图,在一个圆形时钟的表面上,OA表示时针,OB表示分针(O为两针的旋转中心).下午3点时,OA与OB成直角.
(1)3:4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
(2)分针每分钟转过的角度为,时针每分钟转过的角度为;
(3)在下午3点至4点之间,从下午3点开始,经过多少分钟,时针与分针成(60°角?
变式.钟表是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工具,我们观察钟表可以发现钟表中有许多数学内容.例如,我们可以思考在3时到5时之间,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问题.从3时开始到5时之间,当经过t分钟后,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刚好成110°的角,则t的值为.110°
专题2角度计算(2)——平角、周角问题
模型一
(1)∠AOB=∠AOC+∠BOC;
(2)∠BCC=∠AOB-∠AOC.
模型二
(3)若OC平分∠AOB,则∠AOC=∠BOC=12
模型三
【结论】
(1)∠1+∠2+∠3+∠4=360°;
(2)∠1+∠4=180°.
题型利用周角为360°计算
【典例1】如图,OB平分∠AOC,且∠BOC:∠COD:∠AOD═2:5:3.求∠AOB的度数.
变式1.如图,OD平分∠BOC,A,O,B在一条直线上,∠AOC:∠COD=4:1,求∠AOD的大小.
变式2.如图,从点O引出6条射线OA,OB,OC,OD,OE,OF,且∠AOB=85°,∠EOF=155°.若OE,OF分别是∠AOD,∠BOC的平分线,则∠COD的度数为.
专题3角度计算(3)——余角、补角问题
模型一模型二
(1)若α为锐角,则α的余角为90°-α.(2)若α为锐角,则α的补角为180°-α.
如图1,若∠EOF=90°,则图中互余的角有如图2,图中互补的角有4对.
4对.
题型一α为锐角,则α的余角为90°-α,α的补角为180°-α.
【典例1】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14大15°,求这个角的度数
变式.已知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大10°,求这个角的度数.
题型二互余关系,设一个角为α,另一个角为90°-α
【典例2】如图,O为直线上一点,过O点作射线OC.
(1)如图1,OM平分∠AOC,ON平分∠BOC,求∠AOM与∠BO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AOC=120°,OD,OE都在AB的上方,OD在OE的左侧,∠DOE=80°,∠COE=30°,求∠AOD的度数;
(3)如图3,在∠BOC的内部作射线(3)如图3,使∠FOA=3∠AOD,∠AOC=120°,∠DOE=80°,求∠FOE∠COE的值
变式.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OC平分∠AOB,在直线AB另一侧以O为顶点作∠DOE=90°.
(1)若∠AOE=48°,那么∠BOD=;∠AOE与∠DOB的关系是;
(2)∠AOE与∠COD有什么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题型三互补关系,设一个角为α,另一个角为180°-α
【典例】如图,∠AOB=90°,∠COD=90°,OE平分∠BOD.
(1)判断∠AOC与∠BO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OC=10∠BOE,求∠BOD的度数.
变式.如图,点O在直线AB上,∠BOD与∠COD互补,∠BOC=3∠EOC.
(1)若∠AOD=24°,则∠DOE=;
(2)若∠AOD+∠BOE=110°,求∠AOD的度数.
专题4角度计算(4)——共顶角旋转问题
模型一
条件
∠AOB=∠COD=90°
结论
(1)∠1=∠2;
(2)∠COB+∠AOD=180°.
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构造等边三角形重难点突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等边三角形重难点突破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构造等腰三角形重难点突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十三章 等腰三角形重难点突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十三章轴对称(一) 重难点突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重难点突破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无刻度直尺画图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全等模型专项突破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与角平分线有关问题专项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构造全等三角形专项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 20 讲 线段计算训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 19 讲 几何图形初步 训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三章 代数式 第9 讲 代数式训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四章 整式加减第 10 讲 整式的加减 训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18讲 数轴动点方程问题 训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 17 讲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训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 16 讲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训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 15 讲 一元一次方程 训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 14 讲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训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 第13 讲期中专题复习重点概念和运算 训练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docx
最近下载
- EN 1337-3:2005 结构支座-第三部分:橡胶支座 (中文版).pdf VIP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通用13篇).doc VIP
- 普通职员月度工作总结.docx VIP
- 2025至2030黄金珠宝首饰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 小区供热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pdf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GB_T230.1-2018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11.pdf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目标制定与实施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手术病理标本前处理流程2023.pptx VIP
- 【招聘管理体系设计】摩托罗拉的招聘.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