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对比阅读十三篇大全带答案 .pdfVIP

《陋室铭》对比阅读十三篇大全带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陋室铭》对比阅读十三篇带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

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

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

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

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1、解释加点字(7分)

寝()咸()易

()迩()

名()劳形()鸿儒

()

2、解释句子(4分)

①幼时殊无异人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板桥之所以“善诵”是因

为。(用自己的话概

括)(1分)

4、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1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5、用甲文语句回答。(2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

(2分)

二.阅读刘禹锡《陋室铭》和崔子玉《座右铭》,完成下列各题。(共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

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

为纪纲①。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在涅贵

不缁⑤,暧暧⑥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行行⑧鄙夫志,悠悠故难

量。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

芳。(东汉崔子玉《座右铭》)

注释: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③谤议庸何伤:

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④臧:褒奖。⑤在涅niè贵不缁zī:比喻品

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⑦柔弱生之徒,老氏

诫刚强: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⑧行行:

刚强的样子。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解释下列加点短语。(2分)

①惟吾德馨()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往来无白丁()④行之苟有恒()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3.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

(2分)

4.乙文作者不主张张扬个性和彰显自己真实的思想。文中哪几句可以看出来?

(2分)

5.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

说》一文,我们懂得了()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

养和毛遂自

文档评论(0)

187****67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