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pdfVIP

五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五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脏外华、五液的关系

要点:

1.五脏与五体:肾在体为骨,主鼓声随,脾在体和肌肉主四肢,

肺在体和皮,肝在体和筋,心在体和脉。

2.五脏与五官九窍: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脾开窍于口,肺开窍

于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

3.五脏与五志:肾在志为恐经,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

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

4.五脏与五液: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肺在液为涕,肝在液

为泪,心在液为汗。

5.五脏与外华:肾华在发,脾华在唇,肺华在毛,肝、华在爪,

心华在面。

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

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

内容。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

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

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

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脏

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法,着重通过活动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

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象”与“脏”的关系。

形体官窍的状态,准确地反映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健康情况,

犹枝叶之与根本。所以,从形体官窍外部表征的异常变化,可以把握

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盛衰,从而测知病变之所在而确定适当的

治疗方法。

二、官窍

官窍,泛指器官和孔窍。本节所述的官窍是五官和九窍的统称。

官指舌、鼻、口、目、耳等五个器官,简称五官。五官分属于五脏,

为五脏之外候。“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

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灵枢·五阅五使》)。除五官之外,咽喉也属于官之范畴。“人之

九窍,阳七,阴二,皆五脏主之”(《古今医彻》)。阳窍有七,一

般称七窍,是头面部(眼二、耳二、鼻孔二和口)七个窍的合称。头

面部的七窍,又称上窍、清窍、阳窍。人体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故曰:

“清阳出上窍”。阴窍有二,指前后二阴(前阴尿道口和后阴肛门)。

二阴,又称下窍,人体气化产物如尿便,皆从二阴排出,故称“浊阴

出下窍”。头部七窍及前后二阴谓之“九窍”,“头有七阳窍,下有

二阴窍,人身止有此九窍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五脏的精气分别通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变化中反映出

来。“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

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灵枢,脉度》)。肾又开窍于

二阴。故日:“人之九窍,阳七、阴二,皆五脏主之”(《古今医

彻》)。每一官窍不仅与其相应的脏腑有着特定的联系,而且与其他

脏腑也有密切关系,体现出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如,目虽为肝之窍,

但又与心、肺、脾、肾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目又分属于五脏。这种

官窍与脏腑相关的理论,在眼科、耳鼻喉科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义,也是耳针疗法、眼针疗法、鼻针疗法的理论依据。

(一)舌

舌内应于心,司味觉,与吞咽、发音有密切关系。舌象(舌质和

舌苔)是望诊的重要内容。

1.解剖形态:舌位于口腔底部,·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根;舌

之中部谓之舌中;舌之尖部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之肌肉脉

络组织称为舌体、舌质。舌分上下两面,上面称为舌背、舌面,其上

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附着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称为

舌苔,又名舌垢。舌的下面称为舌底、舌腹,舌的下面正中有一粘膜

皱襞为舌系带。舌下静脉丛及舌系带称为舌系。舌系带两侧静脉上有

两个奇穴,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2.生理功能:舌有感觉味觉、协助咀嚼、吞咽食物和辅助发音的

功能。舌为司味之窍声音之机。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辅助发音

而表达语言。舌的味觉和语言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

理功能。如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便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謇等病

理现象。

3.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心开窍于舌: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

苗”。心经的经筋和别络,均上系于舌。心的气血通过经脉的流注而

上通于舌,以保持舌体的正常色泽形态和发挥其正

文档评论(0)

136****6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