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GT-A嵌合型胚胎的遗传咨询与移植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摘要
随着高通量遗传学检测技术在胚胎着床前非整倍体遗传学检测(PGT-A)领域的广泛应用,PGT-A中嵌合型胚胎的实验室检测标准、诊断阈值标准、筛选取舍原则、移植前和移植后妊娠期相关遗传咨询等问题,给临床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PGT-A中嵌合型胚胎的临床处理,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牵头,组织国内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多位生殖医学专家和PGT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参考国际同行的相关意见,针对嵌合型胚胎的发生机制、检出的相关因素、分类、PGT-A技术平台的质量控制、报告原则以及嵌合型胚胎的遗传咨询、移植策略、妊娠后产前检查及随访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制定本共识,提供关于PGT-A嵌合型胚胎移植的遗传咨询及移植策略的指导建议以及嵌合型胚胎临床处理的参考建议,供生殖临床及PGT实验室参考。
嵌合型胚胎是指包含两种及两种以上遗传学不同的细胞系的胚胎,在植入前的胚胎中较为常见,占囊胚期胚胎的5%~15%[1,2,3]。近年,随着囊胚滋养层细胞活检(trophectodermbiopsy)以及高通量遗传学检测技术如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aCGH)、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array,SNParray)、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numbervariantsequencing,CNV-Seq)等在胚胎着床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genetictesting,PGT)中的广泛使用,通过对体外受精(invitrofertilization,IVF)胚胎的囊胚滋养层细胞活检所获得的数个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及高通量遗传学检测分析,当检测到有染色体中间拷贝数异常,提示其可能为嵌合型胚胎[4,5,6]。既往认为移植嵌合型胚胎存在风险,临床上一般不主张移植嵌合型胚胎。
自从2015年Greco等[7]报道了移植嵌合型胚胎获得健康子代的病例后,嵌合型胚胎是否可以移植以及移植后的妊娠结局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2019年,国际着床前遗传学诊断协会(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InternationalSociety)建议将异常染色体构成占比为20%~80%的胚胎判断为嵌合型胚胎[8]。随后针对PGT中嵌合阈值的探讨也有了一些不同的临床研究结论[9,10]。越来越多的辅助生殖机构调整了对嵌合型胚胎的临床策略,陆续又有研究发现可以对部分嵌合型胚胎进行移植[11,12,13,14]。
如何分析和对待嵌合型胚胎,建立嵌合型胚胎的实验室检测标准,其临床移植策略、移植风险与防范措施等,均给我国的PGT临床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国际上已有一些嵌合型胚胎移植和临床管理的指导意见,但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目前的PGT临床工作。为此,参考现阶段国内外相关临床研究成果和专业学术机构的指导意见,结合国内各临床机构的临床实践经验,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的生殖医学专家和PGT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编写此共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执笔团队在进行了文献检索等工作后完成了初稿撰写。初稿转发给部分专家征求意见,得到反馈并进行文稿修改后,于2023年10月31日组织召开线上会议,参会专家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见文后“专家组成员”),对每一条共识进行了充分和有效的讨论、反复推敲,力求表述精准并且有文献支撑,逐条达成共识。会后,执笔团队进一步整理完善了共识的撰写;由两位通信作者和部分专家再次审阅同意后形成本共识。期待本共识能够指导相关医务人员更合理有效地判断PGT技术检测的胚胎,规范质量控制,为医患沟通、咨询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既能有效利用胚胎,又能尽可能降低风险。
事实上,胚胎嵌合是植入前胚胎的固有生物学现象,且其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并在不断探究中;而当同时合并其他异常风险因素时,其临床处理更为复杂,因而现阶段本共识仅对PGT中的胚胎着床前非整倍体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genetictestingforaneuploidy,PGT-A)检出的嵌合型胚胎(以下简称:PGT-A嵌合型胚胎)的相关问题形成以下共识,供同行参考,并期待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嵌合型胚胎的发生机制
目前认为,嵌合型胚胎的发生,主要是正常二倍体受精卵在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分离错误所致,如: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延迟、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丢失等;发生异常分裂的时间越早,嵌合比例越高。相对少见的情况是配子减数分裂错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