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余弦定理应用举例》教学设计.doc

《正余弦定理应用举例》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4/NUMPAGES14

第一章解三角形

1.2正余弦定理应用举例(名师:王历权)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正余弦定理应用举例,初步形成基本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与运算能力.

2.学习目标

应用正余弦定理解决三角形相应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3.学习重点

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问题和实际问题.

4.学习难点

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函数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

阅读教材P11-P16.

思考:正余弦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题中为什么要给出这些已知条件,而不是其他条件?

2.预习自测

1.在△ABC中,若∠A=60°,∠B=45°,BC=3eq\r(2),则AC=()

A.4eq\r(3)

B.2eq\r(3)

C.eq\r(3)

D.eq\f(\r(3),2)

答案:B.

2.已知中,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则等于()

A.

B.或

C.

D.或

答案:D.

3.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测出AC的距离为,∠,∠后,就可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为()

A.

B.

C.

D.

答案:A.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定理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外接圆半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形

形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问题

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另一角和其它两条边;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其它两角.

①已知三边,求各角;②已知两角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它两个角.

(2)在中,已知a、b和角A时,角的情况如下:

CA为锐角

C

A为钝角或直角

图形

ACAB

A

C

A

B

b

a

baa

b

a

a

BACb

B

A

C

b

a

Cba

C

b

a

关系式

解的个数

2.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活动一回顾正弦定理

任意三角形中,都有==.

●活动二回顾正弦定理能解决的问题类型

一般地,我们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怎样的解三角形问题?

(1)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也就知道了第三个角)与一边,求解三角形;

(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解三角形.

●活动三余弦定理及其所能求解的问题类型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求解如下两类解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问题探究二掌握以下几个常用概念

坡度:坡度沿坡向上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仰角:视线方向向上时与水平线的夹角.(反之为俯角).

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转角.

问题探究三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知识★▲

●活动一初步运用正余弦定理测量建筑物高度

例1: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

解析:【知识点: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详解:选择基线HG,使H、G、B三点共线,欲求AB,先

求AE,在中,可测得角,只需求出AC就可得到

AE,在中,可测得角,线段DC,又有,故可求得AC.

●活动二设计求解有一个不可到达或两点都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

例2: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m,.求A、B两点的距离.

解析:【知识点: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详解:在三角形ABC中,,由正弦定理可知

.

例3:如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解析:【知识点: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详解:这是例2的变式题,研究的是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测量问题.

首先需要构造三角形,所以需要确定C、D两点.

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点C、D,测出四个角的大小和C、D间的距离,根据正弦定理中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内角与一边既可求出另两边的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