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通过思考讨论,理解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2.细胞分化的本质。

教学难点:

1.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2.细胞分化的本质。

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

通过此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基因能够控制性状,知道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了解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但是学生并没有形成“基因一蛋白质一性状”这三者关系的整体认识。本节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整合已有的认识,达到更深层次的整体认识。

教学准备

学习任务单、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世界万物皆有其独特之美。这是一株水毛茛,其独特之美在于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形态。

提问: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一样吗?这两种叶形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起寻找答案。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回顾旧知

回顾已学知识,梳理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尝试构建概念图。

(三)新课讲授

1、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活动一:阅读课本71页有关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形成机制,完成相关图表

分析:豌豆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正常,当豌豆成熟时,淀粉含量高,豌豆能有效地保留水分,十分饱满,这时,豌豆表现为圆粒;如果豌豆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插入了一段外来地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导致淀粉分支酶出现异常,活性大大降低,进而使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淀粉含量低地豌豆由于失水而皱缩,表现为皱粒。

活动二:观看视频,了解白化病的形成机制

分析: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会使人因缺乏酪氨酸酶而不能合成黑色素,从而表现为白化症状。

结论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这是一种直接控制途径。

活动三:阅读课本72页有关囊性纤维化的发病机理

分析: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种常见的一种遗传病,70%的患者中编码CFTR蛋白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CFTR这种转运蛋白结构异常,使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活动四:阅读资料,了解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机理,尝试用流程图的形式画出。

学生活动,分析画流程图,交流说明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

结论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这是一种直接控制途径。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思考与讨论:分析鸡的不同类型细胞中DNA和mRNA的检测结果,完成讨论1和2.

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分析基因的表达情况示意图,根据基因的表达情况将其分成两类。

练习:将以下基因分类

吸酶基因②血红蛋白基因③ATP合成酶基因④胰岛素基因⑤核糖体蛋白基

⑥膜蛋白基因⑦肌动蛋白基因⑧唾液淀粉酶基因

(四)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出示框架图。

(五)布置作业

【练习】完成相关练习题

【资料调查】搜集表观遗传的相关资料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