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第1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
本次辛亥革命课程教学活动以2017年版课程标准为导向,结合课本内容,根据“危楼与柱子”——清政府的困境与自救、“暴力革命”——辛亥革命的条件、“新的开明的政府来替代这个旧政府”——辛亥革命的过程与影响的主要思路进行教学。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基于这一点本课侧重分析在20世纪初的中国,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民主政治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学习本课对学生能力有一定要求,学生理解较困难,因此在教授本课时应在梳理基本史实之上,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和讨论分析等方式,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内容。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
根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本课的课标为“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因此,本课应在带领学生梳理巩固辛亥革命基本史实之上,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三民主义内涵,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性,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
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
本课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学生,经过初中学习已经对辛亥革命的基本史实有了初步了解,但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史料实证的能力不强。
2.思维模式: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比较、分析材料的能力,但缺乏联系前后各历史事件进行历史意义分析的能力,尤其在历史事件的时空观念上难以把握。
3.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影片《辛亥革命》会对本课知识有一定兴趣和自我思考,因此在授课时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发表看法,进行交流讨论,以增进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内容包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部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它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结来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里程碑。本课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还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辛亥革命的形成条件,过程及结果,辩证看待其意义。
知道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兴中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能够从文字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了解民国的建立、清帝逊位、约法颁布,通过分析地图,理解辛亥革命的成拜落到袁世凯手中是各种力量博弈的结果,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通过对史料的研究,结合课本,与同学合作交流,辩证看待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之处。(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认识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感悟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主革命过程中的英勇无畏和献身精神。(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辛亥革命兴起的必然性和前期准备;中华民国的建立和辛亥革命的过程(本课重点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理解教学难点的基础)
(二)教学难点
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缺乏分析和归纳能力,故将其列为难点)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考虑到高一学生现状,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培养思辨能力和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法;史料研读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素养,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板书设计
第19课辛亥革命
“危楼与柱子”——清政府的困境与自救
失败清末新政
失败
预备立宪
“暴力革命”——辛亥革命的条件
组织条件:资产阶级团体、政党形成
军事准备:一系列起义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经济条件:民族资产主义发展
有利时机:保路运动
“新的开明的政府来替代这个旧政府”——辛亥革命的过程与影响
武昌起义三大成果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
孙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件(共26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x
- 12为人民服务 课件(共31张PPT).pptx
- Starter Units 13单元总复习课件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pptx
- 纲要上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年).doc
- 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3 Language in use 课件(共32张PPT)2024年完整版.pptx
- 纲要上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年).doc
- 纲要上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年).doc
- 纲要上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年).doc
- 纲要上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年).doc
- 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6 Animals in danger Unit1教案(表格式)(2024年).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