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书香润此心,传承好家风.pdf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书香润此心,传承好家风.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书香润此心,传承好家风

家风是一本书,写满中国人民的智慧;家风是一首歌,

传唱家族世代的荣昌;家风是一幅画,描绘美好生活的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

则民心淳;民风正,则社稷安。只有千家万户好,国家才能

富强,民族才能昌盛。”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

一种道德规范、为人之道、生活方式和生活作风的总和。中

华民族历来对家文化极其重视,一个家族或家庭的家风,对

内影响着个人的品格,对外影响着社会的组成。所以,优良

家风的树立不仅能使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得到正面影

响,也能助推社会的和谐稳定。

古今中外优秀家风的创造者、集成者写就的各类家训、

家书、家史,都是我们领略家风的最好途径。其中,家书往

往是一种最为广泛的家训和家教形式,长辈们通过言辞恳切

的家书形式,将道德修养、人格风范、人生感悟、求知经验、

交往礼仪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子孙,让后人得以从中汲

取思想营养和经验教训,这样的家书可谓是片纸重千钧。纵

观历史上的家书,比较著名的有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诸葛

亮的《诫子书》以及《曾国藩家书》等等。因为有了优良家

风传承,这些世家大族才得以摆脱“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1

使得家族百年长盛不衰。其中,曾国藩被公认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集大成者,其家书是真实生动的国学家庭读本,充满传

统文化的魅力和中国式智慧,对后人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

响。

《曾国藩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

多的一封。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

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

类。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

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流传下来的太少,

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

“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

后一尊精神偶像。梁启超曾经盛赞曾国藩:“有史以来不一二

睹之大人也。”毛泽东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

介石表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

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于是,带着无限的好奇和敬意,我认

真阅读了《曾国藩家书》。品读此书,恰如围炉品茗,氤氲茶

香沁人心脾;又如隔帘听雨,尺素难书情意缱绻。

曾国藩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湘军领袖,更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家书,浓缩了一个思想

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

一个政治家对治国理政的深层感悟。品读此书,就像与一位

历尽沧桑、充满智慧的老者晤谈,字里行间书写着他对世事

2

变迁的独到见解、对人生浮沉的深邃思考、对学养修为的孜

孜不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关于治学,他力求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他说。“士

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让我想到

自己读书时常半途而废,貌似涉猎众多,实际未通一本、未

精一门;更让我联想到,读书治学如此,为人做事又何尝不

是如此。作为年轻人,我们往往在做事上“常立志”而做不

到“立长志”,往往在业务学习上“囫囵吞枣”而做不到“如

琢如磨”,这些浮皮潦草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惭愧。

关于做人,他力求谦虚谨慎、谨言慎行。他说。“人败离

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让我常常反思作为年轻

人,我们就像打磨未精的玉石,初有形状但燥性未除,往往

在生活上贪图“安逸自在”而不愿经受“艰难困苦”,往往在

处事上喜欢“大自我小天下”而做不好谦虚谨慎、虚怀若谷,

这些浮躁不堪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汗颜。

关于为官,他力求清清白白、廉洁自守。他说。“以做官

发财为可耻,以宦襄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

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让我常常想到,从政做官不仅是

组织赋予的一种权力,更是肩头扛着的一份责任,要堂堂正

正、清清白白,既不能把官位大小作为荣辱的标志,更不能

心存做官发财、谋取私利的念想。

关于胸怀,他力求心态平和、不悲不喜。他说。“胸襟广

3

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

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让我常常想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