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工艺传承创新的“互联网+手作工坊”教学模式探索.docx

基于民族工艺传承创新的“互联网+手作工坊”教学模式探索.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民族工艺传承创新的“互联网+手作工坊”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民族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推动民族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教师可采取优化“互联网+手作工坊”民族工艺课程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课堂评价方式等策略,有效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促进民族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工艺;互联网+手作工坊;传承创新;中职学校

传统工艺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1]。1997年,国务院发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倡导以实际行动开展保护和抢救民族工艺工作。2013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提出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2]。在此背景下,“手作工坊”的教学模式进入了教师的视野,有效地开阔了教师的教学思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引导学生学习、传承民族工艺时,教师应积极地构建、主动地探索“互联网+手作工坊”的教学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传统民族工艺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發展,促进传统民族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由精准,优化“互联网+手作工坊”民族工艺课程建设

(一)建设“互联网+手作工坊”线上精品课程

过去,民族工艺课程教学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口述、说教的方式,为学生讲述民族工艺的起源和发展,并简单地为学生进行示范操作,期望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步伐,自觉地完成对民族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显然,这样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数字化素材、微课技术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和手段的开发。微课等现代教育手段的介入,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有效地丰富了手作工坊的学习资源,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民族工艺的学习、传承与创新。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民族工艺方面的知识时,可通过建设“互联网+手作工坊”线上精品课程,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建设“互联网+手作工坊”线上精品课程时,教师先要对民族工艺的现状进行系统性的调研和整理,全面了解民族工艺的历史、传统技艺、工艺流程等知识,并通过实地考察、与手工艺师傅深入交流等方式,梳理出不同民族工艺的特点和核心技术。接着教师再基于对民族工艺的理解,制作线上精品课程,这些课程紧扣实际操作,利用视频教学、图文解析等形式详细介绍工艺制品的技术要点和制作过程。然后教师在课前将这些课程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手工艺技能。此外,教师在制作在线精品课程时还要考虑互动问答模块,让学生能够在该互动模块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在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予以解决。例如,通过高清视频展示工艺制作过程中的细节、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实际操作情景、使用图形和动画视频说明关键步骤等,直观地展示手工艺制品的技术要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线上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定期评估和改进线上精品课程,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关注相关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当前社会需要。

例如,2017年8月,广西公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包括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制作技艺和刺绣工艺,以及苗族蜡染手工技艺、竹编技艺、藤编技艺等传统工艺66项[3]。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对坭兴陶技艺、剪纸技法、木艺等课程进行统一整合,建设坭兴陶技艺手作工坊、纸艺手作工坊、布艺手作工坊、木艺手作工坊等多个工坊,并立足不同的工坊,进行相应的微课视频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在实际开展坭兴陶技艺手作工坊、纸艺手作工坊、布艺手作工坊、木艺手作工坊等实操教学时,学生能够借助教师发送的微课视频、多媒体课件等完成学习项目,牢固掌握相应的手工技艺。

(二)优化“互联网+手作工坊”教学流程和教学形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教学的非实时性,即与传统线下教学相比,学生和教师不再同时面对面,从而影响沟通的时效性;二是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线上沟通可能会出现理解困难、沟通冲突等问题。文字表达有时无法完全传达师生的情感和沟通细节,导致信息的误解或遗漏;三是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可能会面临自主学习的困难,缺少线下教室中的互动氛围和师生面对面的交流、鼓励,最终导致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设置“互联网+手作工坊”课程时调整了课程的教学流程和教学形式。首先,在线上授课期间,笔者设定特定的在线交流时间段,确保在这些时间段内能够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同时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积极参与其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