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届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二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论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审慎的生活才能获得宁静、才能获得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
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受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生命观影响,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
比如,强调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对此,儒家道家文献都多有论述,比如《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
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
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精准地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锻造成民族复兴的支点,并逐渐赋予了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精神。
(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人类有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表达不同且特征各异。
B.中国文化对幸福生活有着永恒的追求,源于中国哲学“天人一体”的宇宙观。
C.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幸福整体性,就是指个人层面的幸福与社会整体性幸福。
D.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注入了新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尚书·洪范》,是为了论证中国文化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恒久守望。
B.文章三、四段对传统经典的引述,虽然内容不一样,但论证目的却是相同的。
C.文章梳理了中外对美好生活的不同表达,论证重心则是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
D.文章论据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厚重感,也体现了作者广阔的学术视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道德有利他性,所以应把个人幸福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中。
B.没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国文化表达的美好生活也就没有独特的民族内涵。
C.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表述,既传承传统又立足现实,更指向人的丰富和全面。
D.中外哲学家对美好生活都有深刻认知,可见美好生活是人类哲学的重要命题。
【答案】1.D2.A3.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解析: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仲元中学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一)试卷 (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摸底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三校高三上学期联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2025届陕西省教育联盟高三上学期仿真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海南省海口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江苏省高邮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文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优高联盟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年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额敏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高三下学期第八周周测物理试卷.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 2025年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区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阜康市高三下学期物理基础题、中档题型强化训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