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说课稿.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经典之作,几百年来倍受瞩目。本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折射出作者不因宦海沉浮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境遇而怨天尤人的乐观精神和豁达胸襟。

2、教学意图:

在六年级教材之前已经安排了几首词,训练了学生朗读及初步的欣赏能力。本次欣赏这首风格迥异的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朗读揣摩词的大意,体会词所表达词人的乐观与豁达,而且进一步增进学生对词的学习兴趣,为进入七年级后的古诗词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学习能力:(1)朗读能力:六年级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收集整理能力:能合理运用现有条件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3)想象能力:学生想象力丰富。(4)欣赏能力:本班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古诗词欣赏能力。

2、情感特征:本班学生比较喜欢欣赏抒情的古诗词,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在老师、同学的鼓励、赞赏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三、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中指出的“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我为这堂课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a通过朗读全词,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整体掌握词的大意。

B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并背诵。

(2)育人目标:通过欣赏这首词,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学习作者不因逆境而怨天尤人的乐观精神和豁达胸襟。

2、教学重点:

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标1为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六年级的孩子理解和鉴赏能力较低,阅历浅,认识水平不高,需要老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图片、音乐与想象中逐渐领悟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因此教学难点是标2。

四、教法、学法设计: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及小学高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法、学法相结合。

1、自主、合作交流法。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欣赏宋词需要学生自主理解,有独特体验,并能自主表达、交流,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创设情景法、激励法、看图听音乐想象法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激趣

出示课件首页,让学生观看屏幕,聆听音乐,谈话引入到课题并板书。再简单介绍清朝词评家胡仔曾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高度评价(余词尽废),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朴实地引入课题,却从侧面即词评家对此词的高度赞扬来撩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在课前预习时,让学生在课外收集并整理有关苏轼及这首词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老师相机鼓励表现出色的孩子。师注意小结并板书:苏轼官场失意。

(以上环节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变知识的传授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让老师轻松,学生有成就感。)

(三)初读全词,整体把握:

《课标》倡导“以读为本、以读促学”,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方式的读:

1、播放朗读课件,学生小声跟读,扫除文字障碍。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这首词,结合注释想想词的大概意思。

3、指名朗读这首词,请同学简评。

(这一环节中的读有一个由易到难的梯度,让孩子逐渐熟悉词意。)

4、浏览全词,说说词的大概意思。

(四)品读全词,深入理解: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就需要多给学生自主阅读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环节过程设计为:

1、默读全词,归纳上下阕主要内容及联系。(提示:古诗词常先写景再抒情。)

师相机板书: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感悟等,注意在学生说原因时稍加分析。)

3、过渡:欣赏了这首词,让我们了解到了苏轼的一生常处在坎坷中,他的心里有那么多的矛盾与斗争,但却始终有着那么乐观的精神,那么宽阔的胸襟,让我们的敬意油然而生。就让我们带着这分敬意再

文档评论(0)

182****9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