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论文范文3篇 .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概念教学论⽂范⽂3篇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论⽂

[论⽂关键词]概念教学有意义化探究性情境性

[论⽂摘要]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元素,数学概念的教学与对学⽣概念思维能⼒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中学数学⾥包含

着⼤量的数学概念。利⽤这样的⽅法学习概念,学⽣不但有意义地获得了概念,⽽且通过对概念获得的过程,发展了他们的归

纳推理能⼒,相⽐灌输的⽅式教授概念的模式⽽⾔,可以产⽣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改以往⽼教材中严密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严谨的数学概念体系,对概念的描述、概括不再特别注重其表

达形式,注重新课程标准强调的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克服机械记忆的学习⽅式。”在这个背景下,新

教材带给数学概念教学许多新的理念和教学⽅式。笔者在数学概念的教学⽅式上曾做过⼀些初浅的探索,现与⼤家共同交流。

⼀、数学概念的有意义化教学

我们知道学习概念⼀是要知道它的外延意义,⼆是要理解它的内涵意义。⽽内涵意义是概念名称在学习者内部唤起的,独特

的、个⼈的、情感的和态度的反应。学习者的这类反应,取决于他们对这类物体的特定经验。像⽆“理数”这类数学名称对⼤多

数学⽣来讲具有很少的内涵意义,如果直接讲授,抽象难懂,则学⽣不易接受,⼼⾥容易疲劳。

例如:上《⽆理数》这课时,我准备了⼗个乒乓球,在每个乒乓球上分别贴上0-9这⼗个数字放在不透明的袋⼦⾥,上课时先

出⽰乒乓球,然后请同学们上来在袋中摸出⼀个球,看谁摸到的球上的数字最⼤,并请⼀个同学在⼩数点后⾯写上同学所摸到

乒乓球上的数字,随着⼀个个同学上来摸球,数字⼀次次地记,⿊板上出现了⼀个不断延伸的⼩数:0.418532469…在学⽣玩

得起劲的时候,暂停他们的⼯作,然后问同“学们,如果你们不停地上来摸球,数字不断地记下去,那么我们在⿊板上能得到

⼀个什么样的⼩数?学⽣回答能得“到⼀个有⽆限多位的⼩数。”我追问是“⽆限循环⼩数吗?”学⽣异⼝同声不是“”。为什么“”我

追问。有学⽣答点“数是摸乒乓球摸出来的,并没有什么规律。”我及时归纳:不“错,这样得到的⼩数,⼀般是⼀个⽆限不循环

⼩数。这种⽆限不循环⼩数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有限⼩数、⽆限循环⼩数不同,是⼀类新数,我们称它为⽆“理数”,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对这种摸奖式的摸球,学⽣对它有着⾮常丰富的感性经验.以摸乒乓球得到的数来产⽣⼀个具体的位数可

以不断延伸的⼩数,为学⽣提供了⼀个可以感触“”的⾮常直观的⽆理数模型,使本来遥不可及的数学概念具体地⾛到学⽣的⾯

前,赋予⽆理数⼀个真实可信的意义,使概念更容易接受、更有意义。

⼆、数学概念的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种在教师引导下的体现学⽣主动学习的⼀种学习⽅式,它往往模拟数学家发现新的概念和命题的探究过程。简

⾔之,探究学习是对数学探究的模拟,有别于学⽣好奇⼼驱动下所从事的那种⾃发、盲⽬、低效或⽆效的探究活动。事实上,

学⽣探究活动过程所涉及的观察、思考、推理等活动不全是他们能独⾃完成的,需要教师在关键时候给予必要的启发、引导。

例如在《相反意义的量》的教学上先⽤多媒体演⽰:⼀“个⼈向东⾛3步,向西⾛4步;⼀⼩⾍在树⼲上先向上爬20cm,再向下

爬回到出发点,再向下爬10cm;在⼀个装有苹果的盘⼦⾥增加4个苹果,再取⾛5个苹果等。”然后引导学⽣观察每⼀事例在数

量上的变化情况,并要学⽣⽤语⾔描述以上3个事例,引导学⽣概括出其中数量上的变化情况,并板书,再请同学思考:

(1)事例中什么在发⽣变化?(2)怎样变化?(3)变化的意义是否相同?(4)三个不同事例变化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经

过讨论、交流,学⽣认识到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数量的变化都是相反的。在明确考察的对象是事物数量对应性变化这个问题

后,请同学们列举类似的事例以进⼀步理解概念。然后再任选学⽣的举例提问:“向南⾛3步,向北⾛4步;赢利200元,再赢

利300元;向上8cm,向东10cm。三句话中两个量变化有何区别。”引导学⽣关注量所反映的⽅向,进⽽引导学⽣在⽐较中关

注量的相对性质,最后由学⽣来思考概括所有相关例⼦中共同的东西,即他们都是相反意义的量,⽽⾮相“同意义的量”或不“同

意义的量”。

在这堂课⾥,通过学⽣对相对具体事物的直接观察、感知、分析、⽐较,进⽽抽象概括出概念,整个过程引导学⽣成为相“反

意义的量”概念本质的发“现者”,亲⾃参与了由表及⾥的不断深⼊的理解过程,从⽽品尝了发现所带来的快乐,实践了抽取实际

事物量的关系⽽舍弃其他⼀切表⾯现象的⼀种思维活动。这样的探究教学活跃了学⽣的思维,数学变得亲近,学⽣乐于接受。

三、数学概念的情境性教学

文档评论(0)

130****2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