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语言风格。

2.体会其语言“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的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3.学习本诗“对面落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体会其语言“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的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2.学习并运用“对面落笔”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它的语言如山间甘泉,如千年陈酿,既清新又醇厚。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它是“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节课让我们以《涉江采芙蓉》为例,来体悟《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魅力。

二、初读感悟

下面请同学听音频并跟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wei和212、23的断句节奏。

(音频约1分钟)

通过诵读我们发现这首诗念得很舒缓,诗歌的诵读节奏往往与感情息息相关。这首诗的诗眼是“忧伤”,诗人在忧伤什么?结合课后解析,我们发现它要表达的是一种羁旅怀乡的愁绪和漂泊他乡、分隔两地的无奈之情。整首诗基本没有生僻字,语言也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就是这样一首看似浅显的诗歌,我们学习的意义在哪里?下面让我们通过炼字法来更深入地走进诗歌,去剖析文字,挖掘内涵。

三、再读品味,解析诗歌

1.涉江采芙蓉

主人公要去采芙蓉花,她是通过什么方式去的?明确:涉江。涉:《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徒行历水也。就是徒步渡水,趟水过河。由此可见,这个芙蓉花采得并不是那么轻松,她不是乘船,而是选择徒步渡水,就有可能打湿了鞋袜、衣衫,这里虽然没有跋山,但就涉水而言,也颇有一番辛苦在其中。再来看,涉的对象是江,注意:不是小溪也不是河流。江的特点是什么?是宽广、辽阔、苍茫。那么,涉江之人呢?眼前的江景,映衬着她的心可能也是空旷的。从触觉上来讲,江水趟进去是凉的,我们刚才说她的鞋袜衣衫有可能会被打湿,那么她的心是不是也有那么一些凉意在里面呢?推想一下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到底是谁?或者说他的性别是一位男子还是女子?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里面引用了南朝乐府诗《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它给了注解这是描写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由此可知这里采莲的是位女子。此外我们都知道芙蓉就是荷花、莲花,它还有芙蕖、菡萏等别称,这里可以换成“涉江采莲花或者“涉江采菡萏”吗?

不可以。芙蓉的谐音和字形都是去掉草字头的“夫容”,意思是夫君的面容,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这是一位女子不惜打湿了鞋袜衣衫也要涉江去采芙蓉可能是因为她思念自己远方的丈夫了。这种怀念远行丈夫的女子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思妇。芙蓉或者莲花意象还代表着纯洁、清幽。例如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你的眉眼也仍在我的心上,“涉江采芙蓉只这五个字,就可以看出这份爱纯洁、清澈、坚定、深沉。

2.兰泽多芳草

首句写人的行为,次句写人所处的环境。兰泽:指长着兰草的水泽,就是低湿之地。这里除了兰草还长着许多的芳草。兰草的香味淡雅,颜色宜人,同时兰又寓意着着女子纯善温良的美好品质。因此,上一句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正面描写写出了思妇的爱是清澈美好的,人也是清澈美好的,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通过环境的侧面烘托,烘托出思妇形象的蕙质兰心。

这里不是生芳草或者有芳草,一个多字写出了芳草的连绵不绝。连绵不绝的芳草代表着连绵不绝的离愁别绪。

3.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这位女子采来芙蓉花想要赠送给谁呢?送给她所思念的人,但是这个人却在远方在天涯。

不管在古代还是在当今,送花都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亲自采摘更显诚意。我们今天受西方影响,表达爱情送的是玫瑰,但是在古代,送的是莲花,莲与怜爱的莲谐音,怜有爱的意思,所以送莲花就代表我爱你。所思之人为什么会在远道?他去远方做什么?宦游子弟之所以离家在外,为的是能够建功立业,步入仕途,想要占领要职,摆脱贫贱境地。汉代实行察举制度来选拔人才,尤其东汉后期党争激烈,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族结党营私。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井离乡,辞别父母,然而成功率却很低,多数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只落得穷困潦倒,浪迹天涯。

5.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句的主人公是谁?游子。还顾是什么意思?明确:还顾:回头看。可以想象画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八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