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1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专家共识(全文)
??疼痛是继呼吸、心跳、血压、脉搏的第五大生命特征,是由强烈刺激(或称为伤害性刺激)引起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感觉[1]。慢性疼痛作为其中之一,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ain,IASP)将其定义为“超过正常的组织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的疼痛”,或超过正常组织愈合后仍然存在的疼痛,原因可能包括创伤后、疾病相关性或特发性疼痛[2]。
??慢性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是影响人群健康的最普遍问题之一[3,4],中国慢性疼痛人数约1亿,50%晚期糖尿病、75%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神经损害性或顽固性疼痛。其他导致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原因有骨关节炎、骨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痛、手术后的疼痛等。慢性疼痛还可导致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受损、增加恶性疾病发生的可能,同时还导致或伴随抑郁、焦虑、睡眠障碍。
??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松弛疗法、心理治疗等,但是均不能达到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5]。国内外对慢性疼痛认识度、临床实践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制定完善、有效、规范化、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学因素等学科的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共识,以更好地规范治疗。
??为更好推动我国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的规范化,结合国内骨科专家的建议及临床证据制定本共识。其适用范围为病房或门诊中常见的骨科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的管理,按照ICD-11(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11)命名。本共识为学术性建议,仅限于广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指导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不适用于强烈刺激所导致的急性疼痛。本共识不涉及对导致慢性疼痛的原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实际应用需参考患者及医疗的具体情况。
??全文共分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
??1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
??2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的危害
??3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影响因素
??4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的治疗
??6.小結
1、肌骨系统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疼痛的整体患病率为24.9%,中国城市为8.91%(北京为例)。不同身体部位的慢性疼痛患病率也不尽相同。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也与社会经济相关,发达地区慢性疼痛患病率较高]。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以及劳动市场的变化常伴随20~29岁青年人群腰痛等慢性疼痛患病率的增长。慢性疼痛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相对较高,30岁以下人群中慢性疼痛发病率也有增长趋势;女性群体中慢性疼痛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群体。
??多种原因可造成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疾病相关性疼痛包括截肢后的患肢痛、残端神经痛、外伤后损伤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截瘫后神经痛、卒中后神经痛、中枢性神经痛、椎间盘源性疼痛等,这些疼痛性疾病均可造成慢性疼痛。外科手术后也可继发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例如: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10%~34%,髋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7%~23%。
2、肌骨慢性疼痛的危害
??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是一种患病率高、疼痛持续时间长的疾病。长期受疼痛困扰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导致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首先,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心理障碍,如睡眠障碍、抑郁、焦虑、情绪紧张、心慌易汗等;其次,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造成患者食欲下降、恶心呕吐、逐渐消瘦,进一步发展导致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紊乱,最终使免疫系统受损、增加恶性疾病发生概率。此外,肌肉骨骼系统长期慢性疼痛可导致肢体活动受限、血小板黏附功能增强、纤溶功能增加,从而导致血液高凝、血栓形成风险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长期严重的危害,同时给患者带来长期的经济负担。治疗慢性疼痛需要花费大量的医疗资源,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有人把慢性疼痛比喻为一种“不死的癌症”。另一方面,慢性疼痛的主要人群为中老年人,其肝肾储备能力下降,长期使用镇痛药有诱发心肺、免疫、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
3、肌骨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3.1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
??疼痛按发生机制通常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机体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机体神经损伤、痛觉系统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有关。慢性疼痛常常两种疼痛并存,称为混合性疼痛。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可能的发生机制如下:
??3.1.1炎性反应:
??机体受到伤害刺激后,局部和全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