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意理学-名词解说

社会意理学-名词解说

社会意理学-名词解说

1、社会意理现象:自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四周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调整。

2、社会意理学:是研究个体和集体的社会意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

学。

3、变量:指一个拥有不一样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察看和丈量。变量一般

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采用或操控的变量,以确立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响。

4、信度:指丈量自己的一向性,假如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向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获取近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丈量的正是他要丈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检查法:又称咨询法,在社会意理学中,常用的检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资料的内容进行检查剖析, 档案资料包含

报纸的报导、政策或集体的记录、书本、杂志、个人新建、演讲稿等。

8、物理印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相关的社会意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经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修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

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快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

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身份,

而依据这类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拥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依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13、角色矛盾: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简单知足

各方对自己的角色希望,常常由此产生内心矛盾矛盾。这类由角色惹起的矛盾叫

角色矛盾。

14、角色网络:个体所担当的多种多样的丛杂的社会角色构成网络,被称为角色网络或角色丛。

15、皮克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希望对学生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这类效应称为皮克马阿利翁效应。

16、性别角色:社会以为合适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

17、自我:在心理学中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 察觉是一种心理经验,

是一种主观意识,故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二者是同义语。在我们的经验中,察觉到自己的全部而差别于四周其余的物与其余的人,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识。

18、自我评论:指个体对它自己的判断, 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

心理的自我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19、社会动机:是指这些动机都拥有社会的意义和性质,它们是推进个体拥有某种社会意理和社会行为的原由和力量。

20、需要和需求:是个体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应。这缺乏些

什么叫需求,它既包含生理的方面,也包含社会的方面。需求是客观的,需要则

是主观的,是对客观需求的一种主观映象,一种主观意识。

21、内部动机:指人们对活动自己感兴趣,由于活动能令人们获取知足,活动自己就是人们自己的奖励与酬劳,无需外加的奖励。

22、外面动机:指那种不是由活动自己惹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面刺激或原由引发出来的动机。

23、挫折:是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在个体动机不可以获取知足时,在个体通向目标的道路上碰到阻碍而感觉心灰意冷的一种悲观的情绪状态。

24、入侵:是个体的行为,也称入侵行为,这类行为波及个体对他人的损害

和危害。凡是入侵行为都指存心图的损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入侵行为是有目的

的行为,是有明确动机所驱遣的。表目前行为、语言上。

25、利他:恰巧与入侵相反,是为了使他人获取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乐于助人的行为,出于自觉自发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利于社会的行为。

26、感觉和知觉:感觉专指人对外物现象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是指人对外物现象的整体的认识;知觉的整体性和理解性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点。

27、社会知觉:心理学术语,指拥有社会意义的那种知觉,而社会意义是离

不开人的,因此社会知觉也称人知觉、对人知觉、人际知觉,包含个体自我的知觉,对集体成员和集体自己的知觉。

28、社会认知:主假如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由的认知。

29、首因效应:在人们交往中这类比較重视最初获取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下

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以后,人对此后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

效因。

30、近因效应:在与他人接触中,对初交者形成印象,所依据的资料

文档评论(0)

189****09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