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品资源
4外国诗两首
从容说课
就诗歌的题材而言,课文选录的两首外国诗都是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
热爱。《蝈蝈与蛐蛐》一诗,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
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则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教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揣摩语句,
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课后安排的“研讨与练习”,较适合于作为阅读
思考的激发点使用。
本课属自读篇目,教师只须作适当的点拨即可,为学生创设充分的体悟思考的空间,以
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2.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从田园诗的角度,对比阅读两首诗,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德育目标
体察诗人对自然的感应,深入理解生命底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用心领悟田园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联想想象进入情境,运用形象思维体会景物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诗歌形象。深情美读,整合阅读感悟,把握诗歌
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渎,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3.比较法运用同题材诗的扩展阅读,如叶赛宁的《夜》和郭沫若的《静夜》比较,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欢迎下载
精品资源
诵读感知诗意,探究领悟诗歌主旨及感情意蕴。美读,整合阅读感悟。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多媒体展示蝈蝈与蛐蛐交替欢唱的情景)
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今天,我们将在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引领下,去倾听生命的歌吟。(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济慈简介
投影:
约翰·济慈(1795~1821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
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7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
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
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
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
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
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
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
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三、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教师感情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诗意。
2.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入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
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学生踊跃回答,教师点拨: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
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
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
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
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
文档评论(0)